第三百零七章 老蝎子的孝心(1 / 2)

加入书签

林泰熙跟王一前往大商医学院上课回来之后,坐在黑色的轿车里,远远就听到庄园的小花园里传来了狗叫声。丫头皱着小眉毛向外望去,就看到几只长相奇怪的大狗正在园子里相互追逐打闹。童千佳带着姜佳仁,韩秀晶和金允儿都在那笑嘻嘻地看着,不时指指点点。几个人此时也看到了王一回来的轿车,于是想着这边迎了过来。

本来王一在车上一直闭着眼睛在盘算对俄谈判的事情,在与曾纪泽见面之后的第二天,唐绍仪就和赵烈文前来拜会王一,将清廷的立场讲述一遍。对于清廷的态度,王一也可以理解,之前收复新疆,那是左宗棠不顾李鸿章的反对,抗棺硬上的。如今左宗棠已死,若是俄国再次入侵新疆,清廷最尴尬的就是无人可用。

李鸿章眼光还是有的,但是没胆子,收拾大清那些除了东北以外的叛逆,手段尚且可以。可一旦对上外国侵略者,那是宁愿捡肥皂卖菊花,也不愿全力以赴。另外剩下的张之洞,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的主,打仗自然也是门外汉。其余的清臣,诸如曾国荃等人,不是年纪太大,就是身体有问题,总之也是难以承担重任。

不过最近一年,袁世凯窜地是比较快,他主持编练的北洋新军作为大清自强自立的新锐之师,颇为引人注目。号称能够力敌东北保险队不落下风,中原第一师,大清第一师,也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自信。虽然熟悉军务的人大多对此是呲之以鼻,不过也不能否认他们确实吸引了大量人气。

新军总司令袁世凯和副手徐世昌如今也是水涨船高,手下还有一批北洋武备学堂培养出来或者在读的年轻军官。王一比较熟悉的有北洋三杰——段祺瑞、冯国璋和王士珍,以及现在还什么名气的曹锟。除此之外,还有清廷派给新军的张勋等人。虽然袁世凯更注重的是东北陆军军官学员培养出来的人才,无奈清廷对这些人大多采取一种相当不信任的态度,因此虽然一部分人加入了新军,但是更多的还是在基层当小军官。想独当一面,独自领军,根本没有可能。

只是话说回来,眼下东北将俄国逼得太紧,慈禧担心俄国人狗急跳墙。虽然手中有了新军,可老太婆也不觉得新军能是俄军的对手,其他不提,单单数量上的巨大差距,就能让新军万劫不复。因此采取一种主和的立场,也就不能么难以理解了。当然,更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保险队进入新疆,可在清廷看来无异于引狼入室。慈禧可明白,驱虎吞狼乃是险计,非到万不得已,她断然是不会如此决定的。

“夫君,那是什么啊?”林泰熙这时好奇地问道,不过她见到那几条大狗多少有些害怕,只是即便这样,她依然站在王一身前一步。

王一此时才反应过来,拉了拉林泰熙的小手,笑道:“喀布尔犬。”

“喀布尔是什么?”

“在大清西边有一个国家,叫做阿富汗。喀布尔是其中的一座城市,因为这狗的主产地是那里,所以就叫做喀布尔犬,叫阿富汗犬也可以。”

在后世天朝,阿富汗犬虽然算不上常见,可也不算稀有。王一见过这种狗,只是没想到如今竟然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几名男仆拉住了那几条阿富汗犬,童千佳此时走了过来,笑道:“夫君,您回来了。”

王一笑道:“回来了,你今天也回来的早啊。”

“刚刚视察完生产工厂,所以就提早回来了。”千佳走过来挽住了王一的胳膊,林泰熙主动退到了后边,与其他几个丫头站在一起。

“这些阿富汗犬从什么地方来的?”王一这时问道。

“申潜文派人送过来的。”千佳笑道。

申潜文就是老蝎子,这货不改一贯溜须拍马的本性,在光复镇无意中见到了一些从阿富汗过来的商人,贩售的是羊毛和羊绒,带着几条阿富汗犬。觉得这些狗样子不错,就想给宁岛弄来几条。

“一并送过来的还有开司米的披肩,姐妹们每人都能得到几条。”千佳这时转过脸来,笑道:“泰熙,一会儿让秀晶带你去挑几条开司米披肩去。”

王一一愣,旋即笑道:“狗还好说,这沙图什可不便宜啊!”

“沙图什是什么啊?”几个丫头显然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用藏羚羊的羊绒制成的披肩,就叫做沙图什。”

开司米是克什米尔的谐音,在十五世纪时期,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用手将羊绒制成漂亮的披巾——沙图什,这种产品美观大方,手感柔软滑腻,引起世界各地的重视就以地名称呼这种原料。羊绒因为昂贵,在交易中以克论价,由于稀少及其卓越的触感,羊绒素有“纤维女王”、“软黄金”的称谓。

而这种开司米披肩逐渐在世界流行起来,是因为在1796年的时候,阿富汗的统治者送给来自巴格达的友人一条精美的沙图什,这条披肩辗转经过埃及到了拿破仑手上,最后进了约瑟芬皇后的衣橱里。从那时起,开司米就获得了西方人的心。欧洲皇家及富家女子一度把开司米当做了必备装束。在寒风乍起的日子,开司米披肩是大显保暖神力,随意往肩上一披,优雅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