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山中的种子(1 / 2)

加入书签

1878年春节前,王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观了新建成的实验性小火电站,并且亲自题词,写了火电站三字。当然,未免得遗臭万年,王一还是稍微练习了几天,不过临场发挥有点欠缺,手抖了一下,这让他深以为憾。

这是大商造的第一座火电站,规模不大,勉强够给附属学校和工业实验室供电的。因为运行还不稳定,所以没事就停电,这两个地方还都配有自家的发电机。王一暂时还不会上马第二座火电站,目前技术还在消化过程中,也许过个半年之后,火电站运行稳定了,他才会考虑第二座。

大商电力的总经理沈百玉对此倒是没有任何怨言,每天吃住在火电站里,出门也是查看输电线路,或者与一帮工程师讨论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人瘦了不止一圈,但精神却显得极为旺盛。他妹沈雅芝看着有些心疼,偶尔也会在王一面前使些小性子。当然,也就仅此而已。

春节之后,王一视察了大商钢铁厂,主要是查看一种新型钢材——高锰钢。

“董事长,现在我们生产的高锰钢主要用于制造钢磨,滚珠轴承,铁轨和桥梁,销路非常好,完全是供不应求。”陪同参观的是大商钢铁厂的技术部主任梁国兴以及副主任哈瑞*兰德里。

王一点点头,道:“卖钱是一方面,首先要保证我们大商内部的供应。”

“一定的。”

“对了,覆铜钢研制进展如何了?”王一转过头望着哈瑞*兰德里。

“暂时还达不到大规模生产的要求……设备不行,连铸机械不过关。”

“看来我应该催促的不是你们,而是大商重工。”王一笑了笑。

“我们现在也只能用电镀法制造小件铜钢制品,而且产量很小。董事长,你还是和大商电力的沈经理说,让他高台贵手,别总来催我们了。要不……您再专门为此建个厂得了。”梁国兴此时抱怨道。

覆铜钢在电力系统方面的应用较多,大商还没有专门的工厂进行生产,王一想想也可以。

“我回去考虑。”王一想想又道:“用电镀法生产铜钢小件还可以,不过污染太重,你们和重工方面要加紧*合作,争取早日把连铸法搞定。”

梁国兴和哈瑞*兰德里都点头称是。

王一之所以这么在意覆铜钢的生产,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后世制作子弹的主要材料。如果用全铜来做子弹,用不了多长时间,王一就能把自己打破产了。

与二人分别之后,王一带着亲卫上了一辆火车,这是通往辽河码头的,不过在出厂区十公里之后,铁路忽然分出一条岔路,隐约中穿过一片密林,进了山区。火车的终点是在一条小河旁,这里有几座小厂房,还有高大的烟囱,广场上堆积了大量的焦煤,工棚里还有不少的钢锭和铜锭。

王一此时也下了火车,寒风凛冽,让人感到了刺骨的冰冷。早就等在这里的五个人似乎并没有觉得寒冷,在见到王一后立刻迎了上来,一同行礼道:“先生,好!”

“辛苦你们了!”看着这里的条件,王一心生感慨。

为首之人正是钱海鑫,就是几年前被税官冯有一害得家破人亡的那名文班学生,后来王一替他报仇,把冯有一开膛摘心。虽然没有向钱海鑫讲明,但这位文班学生还是从其他地方得到了消息。本来就因为照顾自己母亲和妹妹而觉得感激不尽的钱海鑫,越发对王一感恩戴德。就在两个月前,他秘密参加了王一的山中工厂计划,成了其中的主要负责人。

山中工厂,就是兵工厂。不过现在的规模很小,工人和技师凑在一起目前才有一百来人,但是里面的设备却是非常先进,小型试验电炉,电动机床,各种铸造冲压设备,另外此地还有一座小型无烟火药厂,打算生产单基,双基,三基的**。

一行人进了工厂,大工棚里站着许多人,王一看着他们,而他们也看着王一,旋即一起欢呼起来。

“董事长好!”

“同志们好!”

王一之后讲了一番很没营养的话,不过听起来却出奇地激励人心。当然,更激励人心的是丰厚的工资和奖金,还有专利分红。

散会之后,钱海鑫带着王一在厂区里参观,不停地介绍着厂里的各种情况,最后来到一间临时展示室。

“董事长,这是我们近两个月的成果。”钱海鑫自豪地介绍道。

王一等人面前,摆放着一架加特林机关炮,不过与普通款相比,此炮外形有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的加特林机关炮是手摇式的,而我们根据先生您的提议,将它改装成了电机驱动式,这样射速就会变得相对稳定,减少了战士因为紧张激动,手摇过速,从而导致枪管过热的危险。”

王一点点头,旋即问道:“这枪看着不轻啊!”

“这也没有办法,目前我们正在尽量让其小型化。”

“子弹研制得怎么样了?”

“因为火药厂暂时还没有投产,所以我们只进行了实验生产,以黑火药进行替代,总的来说,从工业实验室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