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救人(2 / 4)
恩公尊姓大名?”
“免贵姓王,单名一个一字。”
“原来是王一王神医……”
王一难得老脸一红。
与张全宝同来的老者,这时在旁打量着王一。
一见此子脸上依然稚气未脱,年纪似乎还不满十岁,但身高却是不矮。短头发,没有留辫子的迹象,怎么看都像是个二鬼子。话说清朝到了现在,辫子虽然不再像清初那样要求金钱鼠尾,但怎么也要意思意思地留个阴阳头。
老者再看王一的穿着,蓝色的长衣长裤,胸前排扣,看着很硬挺,但与清人的打扮完全不同。这也就是离营口不算太远,老头见过几次洋鬼子,不然王一这套蓝色军装,在他眼中绝对是惊世骇俗的!这还是王一去了一身不和谐的字眼,例如:pla空军……
张全宝此时道:“恩公,我也忘了介绍,这是我们十里八村最有名望的郎中,赵鹤赵神医。”
王一连忙施礼,道:“见过赵神医。”
赵鹤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之后也不再理会王一,径直走过去给张老爷把脉。
王一一见,心中略有些不高兴,不过一想自己的年龄,再加上穿着打扮,人家瞧不上自己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一念至此,便想告辞离去。
张全宝也看出来了,连忙一把拉住王一,忙道:“小兄弟,请到鄙宅做客,愚兄备下酒宴,聊表寸心!”
说实话,王一还真有点饿了,这几天一直吃方便面,能换个口味,当然求之不得。反正他现在也没个去处,想想便答应下来。
从旁边一家店铺借了一扇门板,也算临时充作担架,至于张老爷之后的治疗,就完全由赵鹤接手,跟王一没什么关系了。说起来这个时代,西医和中医到底谁更好,还真是个说不准的事情。后世西医构建起来的现代化诊疗手段和医药体系,现在连基本的雏形还不具备,甚至连理论基础都没有。
王一明白,与那位赵神医相比,如果真遇到病人,自己绝对是完败。
虽然张府算得上附近十里八村最富贵的所在,但见惯后世高楼大厦的王一,对之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赵鹤护送着张老爷去了后宅,而张全宝则留在前院款待王一,同桌的还有张全宝的一些同辈,应该是张老爷的子侄们。
席面倒是丰盛,一桌子的大鱼大肉,不过味道也就那么回事。张全宝很热情,王一也看得出来他是发自真心的,心中对这个时代多少还是有了些改观。
清末的时代,乡村存在两种制度并存的现象,一种是以血缘和地区为基础,讲求孝道的宗族乡村自治。另一种就是,清廷为了将乡村凝聚起来而推行的保甲制度。在道光和光绪初年,保甲制度隶属于步兵统领和兵马指挥使,等到了光绪中期,又设立了保甲局统一管理。不过总的来说,清末的乡村大多还是实行自治,虽然清廷为士绅和耆老提供了保甲制度上的特权,但这些人并不买账。
谈话中,王一也对张家,或者说是清末的乡村,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当然兴趣是彼此的,张全宝等人显然也对王一的来历很是好奇。
“不知道王兄弟那里生人啊?”
王一一笑道:“小弟这身世就复杂了,祖居其实是山东黄县,后来到祖父一辈移居到了辽阳府。”
“辽阳府,那不远啊!”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子忽然插了一句,张全宝一瞪眼,那家伙老实了。
王一并不介意,继续道:“等到我父亲一辈,再次搬迁,这次远了,到了花旗国。”
“这么说,小兄弟你是花旗国人了?”
“也算我们清国人吧!”这年代国籍制度还没有建立,至少清国没有建立。
“那小兄弟此次回来是……”张全宝显然与一般的清民不同,对王一这种二鬼子并没太多排斥。
“我在花旗国五岁之后,父亲便带着我周游列国,一年时间先是从西向东横穿了整个花旗国,然后坐船去了英伦三岛,之后德法奥俄皆有停留。大概在一年前经非洲,绕好望角,过天竺,南洋诸国,先去了日本,过朝鲜,才来到了大清。后来我父母同时染了疫症,最后病入膏肓,临去前我父曾经嘱咐道,让我有机会回大清看看,若是有力所能及的就帮衬一把。”
说着王一真想起自己的父母,也不由动了真情,泪眼婆娑,倒是让张全宝一阵长吁短叹。
“令严心性高洁,感怀天下,吾辈不及!”周围人也跟着一阵唏嘘。
饭后,张全宝带着家人去给自己的父亲请安,王一则留在屋里休息,外边有下人服侍。这是典型的东北房间,屋里有长炕,炕尾有炕琴柜。不过此时已近夏季,倒也不用生火。王一在活动一番后,小憩了一会儿。再醒时,精神大好。
王一正盘算自己今后打算的时候,张全宝再次前来拜访,这次人多了一些,除了刚才一起吃饭的诸人外,连张家的一帮后辈也都来给他磕头见礼。
王一一开始没弄清楚这帮人的来意,后来才明白,感情张全宝这人还挺开放,远不是王一原本印象中清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