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3)(2 / 3)

加入书签

带着孩子,赶到赵家,吃团圆饭。

今年的春节,还是像往年一样,赵家的孩子,都回来了。有从美国回来的,有从香港回来的,一个大家庭,祖孙四代人,加在一起,几十口子,都同时出现在一个大院子里,院子外面,停满了汽车。。经天、经华、经英、经杰,都带着各自的配偶、孩子,聚会在一起。一年到头,这也是难得的一次。平常里都是天南海北的,各忙各的,只有到了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候,大家才会聚集的这么齐。

子孙满堂,赵老就很高兴,这是天伦之乐啊!

王一鸣夫妇到来的时候,大家还是非常重视,都到院子里去迎接。

王一鸣看赵老,带了两箱酒,几盒子茶叶,一些西江的土特产,咸鱼、干货之类的东西。最昂贵的,就是那一盒子的冬虫夏草了。王一鸣觉得,这些东西,送给赵老,也是应该的,老人吗,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了,是应该好好补补了。

王一鸣和大家各自握手,在大家的簇拥下,就进了屋子,跟着经杰,顺着楼梯,上了赵老的书房。

赵老嫌大厅里人多嘴杂,想在书房里,和王一鸣单独谈一谈。经杰把王一鸣送到自己爸爸的书房里,看赵老还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于是说:“爸爸,一鸣哥来了。”

赵老喔了一声,抬起头,看王一鸣走进来,忙站了起来,做了一个特意迎接的姿势。王一鸣知道,赵老这个人,特别的平易近人,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家乡的那些村民,到北京找他,到他家里,他也是站起来迎接,人家走的时候,他都是亲自送到大门口。越是基层的人来找他、看他,他越是对人家客气。

王一鸣连忙紧走几步,双手握住赵老伸出的手,使劲的晃了晃说:“赵书记,您身体还好吗?”

私下里,王一鸣还是习惯叫赵长东“赵书记”,这个称呼,说明了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赵老说:“好,好,大的毛病没有,但小毛病现在不断了,哎,到底是老了,不服老是不行了。”

王一鸣说:“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不能再像年轻时看书了。一天下来,也是挺费神的。”

赵老说:“不看寂寞啊,一天不学习,心里就感到空荡荡的,**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我现在就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根本就不够用。现在想起来,年轻时,好多时间,还是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掉了,如今后悔啊!”

两个人坐下来,王一鸣说:“您老还是这样,对自己要求的高。据我观察,现在好多高级干部,一天到晚,就是喝酒应酬,没有几个人,认真看书学习的。能够认真思考问题的,更是罕见了。”

赵老说:“不看书学习,不思考问题,怎么当领导干部?不管别人怎么样,你不行,还是要看,要学,要想啊!你现在下去快一年了,我问你,当初我布置给你的几个问题,你思考的怎么样了?”

王一鸣猜,到了他这里,他就该问这些问题了,好在和魏正东聊过了,这一年,他也在下面亲身经历观察了许多东西,更有许多切身的感受,所以回答起来,有点底气了。

他说:“您老人家布置的这三个问题,我都认真思考过,现在也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现在给你汇报一下。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贫穷的还那么多。我通过看各种数据,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就是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就是蛋糕做得已经足够大了,好看的小说:。许多产品,我们都是世界上的第一,我们仅仅十几亿人,却生产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产品,不但可以满足我们用,还可以满足一半以上的地球人用,难道现在这个蛋糕做得还不够大吗?如果不大,哪怎么才算大?是不是全球都停止工业和农业生产,只靠我们中国人生产就够了的时候,才算足够大!不是这个道理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就是我们中国人,辛辛苦苦,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绝大部分,都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中国免费弄走了。他们用花花绿绿的美元、马克、英镑,从我们手中,轻松的换走了一船船的物质财富,而我们拿到手的美元、马克、英镑,还没有暖热,就被他们以各种债券、股票,从我们手中回收走了,名义上是属于我们的投资,但由于我们不用,等于是用自己的物质财富,换来了一堆废纸。甚至连废纸也省略了,成了电脑里的一串符号而已。我们把钱又借给他们,他们就不停的用从我们手中借到的钱,买我们生产的物品,工厂、土地、房子。反正等于是白送。这样,我们出口的产品越多,赚的外汇越多,那借给外国人的钱就越多,他们就拿着我们自己的钱,把我们卖了一轮又一轮。从实质上,我们中国人是自己把自己卖了无数次,这样一直循环下去,中国人越勤劳,生产的东西越多,我们就输出的东西越多,得到的仅仅是一串阿拉伯数字,到头来,人民币一升值,外币一贬值,再加上有些买的是了垃圾债,最后的结果是货没了,钱也没了,被骗的一干二净。”

赵老一听,气的一拍沙发,说:“是这个理,这个游戏看起来也不复杂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