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 三 天(3 / 3)
见没有人响应,杨冲锋也不以为意。说“或许,大家认为县里换领导了,总要对酒厂的工人表一表态。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件事,前不久,我和全县的分流职工签了一份合约,大家都应该听说了吧。安置他们的钱,县里同样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怎么办,怎么来兑现承诺?那就靠我们酒厂,靠酒厂在一年里的改变。这样说,大家是不是真的县里的决心了?”
就像在平湖里丢出一块大石头,平静的波面立即动荡起来。会场里的议论声再次杂乱响起,会不会用他们现在拿到的钱分摊出去?会不会再安排工人进来?无论什么样的操作,都会将目前已经很惨的状况,变得更加不堪。情绪虽然激动,但主席台上的是常务副县长,一句话可以决定一个人在酒厂里的去留,还是没有人敢站起来对杨冲锋质问。
李强见下面嘈杂声停步下来,就用手敲击台上的桌面。安静下来了,杨冲锋才继续说“大家情绪很激动,说明对眼下这份工作还是很珍惜的。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工作要是县里不采取任何措施,最多也就维持两年。你们的酒要是卖不出去,没有资金收购粮食,又怎么能维持下去?县里不可能给酒厂拨粮食过来,也不可能用钱养着酒厂。”
这时候,工人们反而清醒了。副县长在大会上说这样的事,肯定是有新的办法。便静静地等待,却听说到,“事实如此,我们也不用自欺欺人,大家想一想,要县里出钱养的厂子,连周转资金都没有,产品又销售不出去的厂子,还有没有必要存在?”
没有人接话,也不再议论。对于领导说话的艺术,工人们已经掌握,不外乎先说好再说不足,或倒过来说。“你们是酒厂的主人,也没有想过酒厂的出路?这个问题,先就提到,请对酒厂做过思考对酒厂怎么样走出低谷有建议的,尽快整理出来和我们交流,对确实可行的好点子,县里会给出重奖。”
“酒厂在年后一定会开始动了,这时给大家提出来,也是让大家心里有个底。至于怎么样改革,县里的设想是什么,现在说还为时过早,要等你们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来啊。”工人们听到没有确实的计划,却又要动真格的了,不少人就看向平时点子多的人,希望这些人能够想出办法来。
等议论少平息些,杨冲锋又说“大家很热心,我看着心里着实高兴,这说明大家对酒厂的兴衰很关注,这是好事,这就给我们县里对酒厂进行改革的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信心。在这里,我想把我对酒厂以后的展望说一说。大家或许知道,‘柳河醇’的品质在柳市地区是给认可了的,所以销路才一直支持到现在。市场里的竞争很激烈,我们还能够占住大部分的市场,这就是我们还能够坚持下来的根本。我们有这样的优势,目前却被慢慢挤压压缩,已经到最后的底线了。怎么办?至于将我们的好东西推销出去,别人能够来占领我们的市场,我们也能够去抢占别人的市场。县里的目标是:明年,‘柳河醇’要在全省每个县市都要看到我们的酒,三年内,要在全国白酒行业里打出名气。到那时候,别说一千个分流职工的安置,我们本身的职工队伍,都会扩大十倍、二十倍。”
杨冲锋将酒厂未来的规划说出来,在不少工人眼里,那不过得吹牛的说辞,就连酒厂厂长李强听了,心里也有一种释然感觉。规划的越辉煌,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不会付之于现实,他的位置也就不会动。
杨冲锋开会后,没有答应李强等人的挽留,带着阙丹莹回县政府去。
到了县政府,要张凌涛到政府来,又让阙丹莹将酒厂副厂长赵致静通知过来,四个人在杨冲锋的办公室里讨论了一夜。
第三天,杨冲锋陪着三个人走进酒厂里。守门的老人家见是副县长带人来,也不盘问。及格人就在厂里看了一个上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