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58(1 / 1)

加入书签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以及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助推多层次产业转移,以发展的态势和增量改革的方式来修正结构性失衡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对产业转移的发展有所帮助。阐述产业转移的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及其新的发展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于产业转移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另外有人认为产业转移实质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即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将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其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

产业转移的内涵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自发行为,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这是一个包含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和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以上学者的观点虽然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但都是对产业转移现象的真实概括和描述,且均认为其本质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经济发展,只是阐述的角度不同而已。本文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将产业转移定义为企业为顺应技术创新及扩散要求、寻求比较优势、扩展产品需求市场或者原材料市场而产生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最终体现为产业在移出地规模下降乃至消失而在移入区不断成长壮大。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期,国际上先后掀起了四次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二战后美国在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吸收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要素的同时,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技术输出,率先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其主要对象便是正处于经济恢复期和实行重化工业进口替代的日本等东亚国家。日本在大量引进来自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后,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世纪60年代美、日两国集中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