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25(1 / 1)
陈嘉庚是为数不多的与历史同步、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他是个商人,但却与不同时代的最高领袖有着紧密的联系。
陈嘉庚在新加坡三次会见孙中山,对他留有极深的印象。两人第一次见面在1909年,是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主要领导人林义顺安排的。同年5月,在孙中山离坡作欧美之行前的一天晚上,再次相会。当晚在这个半隐蔽的政治组织的总部晚晴园举行的会议上,陈嘉庚有幸目睹了在这个团体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发生的一切。会上讨论了许多事项,其中一项是有关党旗的设计方案,引起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对旗上的“青天白日”方案没有异议,但对旗上象征大地的红色则分成两种意见。孙中山默默地听着各种议论,希望能取得某种妥协。一个接待员给孙中山端来一杯开水,打断了争论。孙中山把一滴红墨水点入水中,杯子呈现出鲜红的颜色。他举起杯子,一饮而尽,说“红是吉利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党旗设计就这么定了。顺便提一句,这设计后来被采用作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国旗。1956年,在与集美学生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陈嘉庚回忆起这段逸事。
1911年12月15日,陈嘉庚第三次见到孙中山。那时正是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从欧洲乘船往上海组织新政府,途经新加坡。和许多同盟会的会员一样,陈嘉庚也上船去欢迎孙中山。孙中山和陈嘉庚进行交谈,请求给予财政上的支持。陈嘉庚答应:如果孙中山本人需要,他可资助5万元。随后,1912年,孙中山发来电报求款,陈嘉庚如数汇去给他。1911年的不期而遇是两人最后的一次见面。那是孙中山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到新加坡。三次见面开始了陈嘉庚和********的创始人孙中山的私人友谊。
孙博士反过来也给了陈嘉庚许多帮助,特别是在他兴学历程中。
1921年,厦门大学初创时,陈嘉庚为校长的聘请问题大伤脑筋。最后,他求助于在新加坡的老朋友林文庆博士。他电请林博士回国担任厦门大学校长。收到电报,林博士进退两难,因为他已收到一封孙中山先生发给他的电报,请他到南京襄助国民政府的外交事务。林博士决定发电报给孙先生,请他最后裁决。孙中山先生支持陈嘉庚办学,同意林博士应陈嘉庚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职。1923年,闽军与粤军交火,打死集美学生一名,打伤一名。集美学校请愿,要求承认集美为“永久和平学村”,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立即批准请求。
”
1911年12月15日,陈嘉庚第三次见到孙中山。那时正是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从欧洲乘船往上海组织新政府,途经新加坡。和许多同盟会的会员一样,陈嘉庚也上船去欢迎孙中山。孙中山和陈嘉庚进行交谈,请求给予财政上的支持。陈嘉庚答应:如果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