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一节 令图进奏谏北征 惟宪年幼有勇心(5)(1 / 2)
“只是如何?”
“只是李参知极力反对。”
“这是为何?”
“李参知认为燕云之地如辽国臂膀一般重要,朝廷若是发兵北征,辽国必然倾力保全,而我大宋一旦发兵燕云,兵士必然以数万计,如此一来军费庞大,必须提前最好完全准备,从好的方面说,朝廷军攻克了幽州,也必然需要至少三个月的军需粮草供应,但就各部统计,边镇无力在短时日内准备出如此之多的粮草。”
狄妃听次点了点头“李参知所言切中要点,均需粮草是重中之重,若无法确保这一点,兵将必然士气低落,心中恐慌,如此,什么战策都与空谈无异。”
“是啊,而且李参知还说范阳之地地势平坦,大量兵力投入作战十分危险,一旦受伏恐会损伤巨大,因攻城必用投石车,但范阳周边山林较远,运石十分困难,幽州城坚固难摧,没有大石投击攻城难有成效。”
“李参知说的对,若无大石投击,只用兵将肉身攀城,这死伤之数可就。。。”狄妃说到此摇摇头“王爷,难道这些陛下都未听取吗?”
“陛下早有北征之意,所以。。。哎。。。李参知说得确是弊症所在,但。。。陛下听后很是不快。”
“那其他大臣呢?”
“武将不用说,自是都愿请战,而李相和所有大臣都认为李参知所言并非当务之急,所以赞同北征之举。”
“军需粮草和攻城必须器物都未准备得当,这还不是当务之急?”
“夫人,目前朝中主战之势很盛,说真的,其实我也很赞同北征之举,只是发兵数万北征,李参知所奏确是重中之重,但。。。这种情况,我。。。真不知道要怎么做,所以现在我这心里也很不安。”
“那李参知上奏之后呢?”
“陛下听他说完那些已经是很不快了,但李参知还在继续上奏,他说京城是大宋根本所在,陛下不应将守护宗庙社稷的精兵全部投入北征之中,而应在此时向辽国展示大宋的富足稳固,以此安定百姓之心,这才是上策;而陛下如果在黄河要冲的大名府暂驻大军,只对北国宣称征讨,以此壮大军威,这是中策;但若是陛下亲征至边关,则北有敌国之忧,南有中原之虑,如此,李参知说他愿用性命劝谏陛下放弃北征之举。”
“李参知说的不无道理,但。。。这后话也确是有些过于夸大了,只要均需粮草供应及时,战备得当,北征也是胜券很大的。”
“李参知是基于之前两点的忧虑而说出这些,所以陛下听后更是龙颜不悦,当即就退了朝,在崇政殿只召见了李相和枢密院、兵部的官员商讨此事。”
“那。。。陛下决定何日出兵了?”
“应该就是下旬了,今日崇政殿陛下已经开始拟定各路将领名单,禁卫军也陆续调集,各部都着手准备了。”
“现在准备北征的一切事务太过仓促吧?”“只是如何?”
“只是李参知极力反对。”
“这是为何?”
“李参知认为燕云之地如辽国臂膀一般重要,朝廷若是发兵北征,辽国必然倾力保全,而我大宋一旦发兵燕云,兵士必然以数万计,如此一来军费庞大,必须提前最好完全准备,从好的方面说,朝廷军攻克了幽州,也必然需要至少三个月的军需粮草供应,但就各部统计,边镇无力在短时日内准备出如此之多的粮草。”
狄妃听次点了点头“李参知所言切中要点,均需粮草是重中之重,若无法确保这一点,兵将必然士气低落,心中恐慌,如此,什么战策都与空谈无异。”
“是啊,而且李参知还说范阳之地地势平坦,大量兵力投入作战十分危险,一旦受伏恐会损伤巨大,因攻城必用投石车,但范阳周边山林较远,运石十分困难,幽州城坚固难摧,没有大石投击攻城难有成效。”
“李参知说的对,若无大石投击,只用兵将肉身攀城,这死伤之数可就。。。”狄妃说到此摇摇头“王爷,难道这些陛下都未听取吗?”
“陛下早有北征之意,所以。。。哎。。。李参知说得确是弊症所在,但。。。陛下听后很是不快。”
“那其他大臣呢?”
“武将不用说,自是都愿请战,而李相和所有大臣都认为李参知所言并非当务之急,所以赞同北征之举。”
“军需粮草和攻城必须器物都未准备得当,这还不是当务之急?”
“夫人,目前朝中主战之势很盛,说真的,其实我也很赞同北征之举,只是发兵数万北征,李参知所奏确是重中之重,但。。。这种情况,我。。。真不知道要怎么做,所以现在我这心里也很不安。”
“那李参知上奏之后呢?”
“陛下听他说完那些已经是很不快了,但李参知还在继续上奏,他说京城是大宋根本所在,陛下不应将守护宗庙社稷的精兵全部投入北征之中,而应在此时向辽国展示大宋的富足稳固,以此安定百姓之心,这才是上策;而陛下如果在黄河要冲的大名府暂驻大军,只对北国宣称征讨,以此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