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五章 战事结束两军回(完)(2 / 3)
大的关系呢?当然了,如果说朝廷还是大清,
那么确实,洋人的利益有保障,那个没错。可要真变成是太平天国了,那么他们的利益,也就没什么保障了,这个也是。说白了,他们能从清政府那儿得到不少的好处,利益确实挺大,那可不就是。但是却不能从太平天国那儿得到多少好处,甚至对方还有反对他们的地方。
哪怕太平天国,看着好像是有舔洋人的地方,可洋人也不少,知道自己一方的好处,到底说在谁那边儿。自然是在清政府那儿,而不是太平天国啊。而且越往后,太平天国内部的问题就越多,绝对不少。而清政府那边儿呢,一个曾国藩,太平天国就已经是斗不过了,更别说还有其他人了。一个湘军,就一直跟着太平天国死磕,哪怕都要全军覆没了,最后曾国藩
还能组织出来和太平天国死磕,这个真是,不服不行。曾国藩这个人,不管怎么评价他,至少有一点,那是一点儿没错。就是其人为了朝廷,为了清政府,那绝对算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真是。大清没有曾国藩,不说早被人灭了,可也确实,绝对是更完,那
是一点儿没错。其人被评价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那绝对是实至名归,真是。曾国藩这个人,那比那三个,贡献其实都大。要说没有曾国藩的话,没准大清都被灭了,所以还说其他的什么,那都没用了。确实,所以说曾国藩那对朝廷对大清的贡献,可以说是太大了,这个没错。当然了,其他几个贡献也不小,但是一比较的话,还得是曾国藩,那这个不用多
说了。是啊,大清都要没了,那么还说别的有用吗?没曾国藩的话,大清真就没准就要亡了,这个都不一定啊,是。要怎么说曾国藩确实是贡献大呢,他那一个湘军,不要朝廷的钱,就自己解决。清政府正规军是不好使了,就得靠着湘军那样儿的地方武装去对付太平天国。团练,不要朝廷的钱,去对付太平天国。湘军差点儿全军覆没,曾国藩都要跳河了,这个也
真是,不容易啊。不管怎么说,曾国藩对大清,那确实,绝对够意思了,也是尽力了,那真是。而且他还不光就他一个人,应该说是一个家族的,他那几个弟弟,不都是给清朝卖命了吗,那不都是。所以说曾国藩贡献最大,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那绝对是实至名归。不
管老百姓是什么想法,至少在上位者看来,曾国藩这样儿的,报效朝廷报效国家的人,那么肯定是越多越好。怎么说多了都是利大于弊,那是没错。但是清政府确实,早已是不是当初的那个大清了,从根儿上就已经是腐朽了,哪怕有曾国藩、左宗棠这样儿的中兴名臣,可
能救得了清政府一时,但是不可能一世。几十年没问题,可等他们都没了,大清也挺不了太久,最后不是也没了。曾国藩是一八七二年死了,清朝是一九一二年灭亡,这个四十年。清政府还是支持不住了,已经都到那时候了,别说是一个曾国藩了,就算是三个,都不能力挽狂澜,真的。要说李鸿章、张之洞,也不是说就没本事,一个比一个厉害,但是结果呢,
也还是不行。前者的话,争议太大,但是李鸿章对朝廷对大清,那确实没说的。后者的话,是没李鸿章那么多骂名,主要都是去办实业了,张之洞对华夏工业的贡献,那真是不小,那都没错。不过他们也没改变清朝的根本,虽说是改变点儿,那是没错。可清政府那样儿,终
究不是你李鸿章、张之洞就能一下给改变的。结果两人都没了,清朝没几年也没了。其实走到那一步,应该说很正常。清朝被灭正常,要不被灭了,那才不对呢。从太平天国之后,还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也是更屈辱的几十年,这个也不用多说了,丧权辱国啊,都是国耻。
可不就是,本来鸦片战争之后,已经是够丧权辱国的了,结果太平天国之后,更是了。这个也没办法,清朝就那样儿了,那么结果,也是改变不了。只有穿越重生的,那是再说,历史就……马超此时是召集了众人,说了下一步的战事,他的意思,要进攻孙策江东军的地盘儿,而不是兖州军的,和曹操没关系了。而进攻江东军的地盘儿,自然不会是扬州,而是交
州,这个就是马超的想法。而凉州军众人,他们听了自己主公的话,也都没什么意见。关键是对他们来说,只要有战事,有事儿做,其实就比什么都好,那是。而进攻什么地方,那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就是。所以说自己主公说去进攻交州,他们也就去了。不过那地方远了
点儿,至少不挨着实力,还得南下到了荆州,在去进攻交州,就是这样儿。而这么一段路的话,虽说不那么远,可相比之下,与你进攻挨着的州郡,那自然是远多了,真的。并且补给什么的,肯定要从荆州给运送过去了,这样儿。不过好在荆州不是什么穷地方,虽说战乱
了那么多年不假,可补给上面,还是没问题的。就像之前的并州,那地方穷是不假,可那么多年都没战事,马超凉州军又经营了那么多年,所以说就算是再穷的地方,给十万人马的补给,那还是没问题的,确实。要是凉州军一下来个二十万人,那那地方的负担是要大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