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郭伯济说服守将(2 / 6)
么终究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天下的诸侯不止有曹孟德、马孟起、袁本初、孙伯符、刘景升等人,还得有自己,大汉皇叔刘玄德才行。虽然如今自己的势力实力不过都在最末,但是有了如此人才辅佐,真是何愁大事不成!
刘备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之前劝说诸葛亮的时候他并没说太多,但是之后,他是和诸葛亮谈了不少。而这期间,他是在诸葛亮面前,把自己的大志野心表达得是非常明确清楚。之后又是哭了一场,说了一堆自己要兴复汉室的话,确实是让诸葛亮觉得。自己追随他刘备刘玄德,那就是对了。
刘备这个人,哪怕是败得再惨的时候,他也从来没说没想过要放弃。从来都是要做出一番大事出来,他才算达成自己的目的。可过了这么多年,却一直都是漂泊,寄人篱下,虽然他是没改变过他自己的理想。但是却不得不说,他的信心在减少,这个是没错的。而今日他遇到了诸葛亮。他的信心是再次重燃了起来。他相信自己。更是相信诸葛亮。
-----------------------------------------------------
晚上,刘备和诸葛亮真就是同榻而眠,刘备这时候就真就是这么看重诸葛亮。而且对诸葛亮是礼遇有加,绝对是把其人当成了是能让自己成就大业的这么个人才。汉高祖还有个“汉初三杰”呢。所以刘备他当然不可能觉得自己帐下没有人才就能如何如何,看看自己,之前没有一个谋士,结果如今落魄成什么样儿了。
他从来没认为自己比曹操、马超他们差多少,但是事实却是,人家两人,轻轻动一下手指,就可能捏死自己。
知道自己主公对诸葛亮是特别看重,而太史慈还有徐庶却都没什么嫉妒之心。对太史慈来说。自己追随自己主公算是最早的,所以他是特别清楚,如今自己主公如此情况,真是离不开少了一个谋士的原因。而且他也知道,这个孔明先生。那真是一个大才,所以己方有如此人才相助,他当然是欣喜非常,却没有别的什么。对他来说,主公的大业最为重要。
至于徐庶,那就更没什么了。本来徐庶也不是什么嫉妒的人,要不他也就不带着自己主公来隆中找诸葛亮了。如今自己主公不过就新野这么个地方,还是别人的。所以他还没有那么多的事务,但是随着以后势力实力的增加,地盘扩大,肯定以后事儿也越来越多,所以不是自己能处理过来了。那么如今有了诸葛亮加入己方,不正是能分担自己不少的担子吗。
所以徐庶也是高兴还来不及,还能想别的。其实无论是太史慈,还是说徐庶,那可都是真正为己方为自己主公着想的。而且他们其实看得也清楚,只有自己主公的势力实力增加了,那么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诸葛孔明正是能让己方增加势力实力的这么个人。
-----------------------------------------------------
第二日,四个人是离开了隆中,而诸葛亮临走之时还和小童说得很清楚,等以后天下平定了,自己还要再回草庐来隐居。这个可不是诸葛亮自大自狂,而是在这个时候,他确实是信心满满的。也并不是他小看天下人,这话其实也是特意说给刘备还有太史慈他们听的,仅此而已。他可没认为自己一出山,就能平定天下,那怎么可能,把天下人都置于何地了啊。
结果四人离开隆中之时,村中的百姓是来了不少,送别诸葛亮的。要说诸葛亮给他们的村子,确实是做了不少事儿,所以百姓都感念其恩惠,特意为他送行。
诸葛亮和乡里乡亲告别,虽然他不是隆中人,但怎么说也在这儿躬耕好几年了,所以和这儿的百姓很是熟悉。要不是自己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想法,自己也真是想在这儿隐居着,不过那样儿不行,自己一身本事不能埋没了,早晚都是要离开了。
就这样儿,四人是离开了隆中,返回了新野。而刘备他来这儿的最大感慨就是,隆(笼)中岂能卧龙哉!!
-----------------------------------------------------
曹仁、郭淮、张郃几人,分兵北上直取安平国还有河间,然后兵进幽州。
期间经过了巨鹿的地界,然后曹仁等人便带着大军进了安平国。一路北上,是直取经县、南宫,最后来到了安平国的信都城下,拿下了信都,那么己方大军就能继续北上到河间了。
曹仁几人都知道,自己主公还没能夺取邺城。毕竟邺城是天下坚城,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而如今在安平国的信都。说实话,虽然信都不像邺城,是天下有名的坚城,但是肯定也不是之前经县、南宫那样儿的城池。毕竟作为安平国的治所,信都绝对不是其他城池那样一般般,所以曹仁几人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
而此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