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南京.秋(1 / 3)
南京的秋天带一种特殊的陈味儿,就像走在光阴的长廊里,每一步都与现实薄薄相隔。
秋已深了,南京近郊比城中更冷,我们爬上一座小山包,又顺着小路踅转下去,静幽幽的树林里,只有我与十三少,一前一后,踩在厚厚的枯叶上,一步一声“嚓嚓”清响。林子里阳光错落,细长的光柱中,轻尘微扬;青乌的枝干参次向上,直指带着薄雾的晴朗天空;间或有鸟儿斜斜飞过,停在老树枝上,清脆啼鸣,理翅梳羽,待你逗它,又远远的飞走了。
这是栖霞寺后山,回望山林,起伏绵延中,隐约露出寺庙一隅,香火自林中袅袅,钟声远远传来,又在谷中回响,久久不灭。十三少立于树林一角,我跟上去,展眼一望,恰能瞧见依山而建的栖霞寺,飞檐叠起,辉宏而庄严,还有寺前波平如镜的那泓水,从这里看去,只有一线水光,澄蓝而空灵,如天边耀目的一束天光。
“姐夫~”我轻声唤他,只觉话语都是多余,但什么都不说的寂静又让人有些后怕——继续下去,浮华远离,只有这悬于名山的古刹,几缕烟火、几声钟鸣,欲念将息,恍恍然世事皆离。
“前些年来,这里犹在重建。”他应了一句,又道:“千年古刹也抵不过世事纷扰,一场战火,净土也成废墟。”
“重建的?”我不禁问,再看山间,树林依旧,枝干茂密阖拢,黄红色灿烂的秋天里,哪有半点喧嚣纷扰,世事隔绝在外,无从想像战争的嘶杀与熊熊的烈火,一样曾发生在这里,就在我眼前所及之处。
十三少点了点头,抬目望向云天相接处。“就不晓得还能清静多久,一方寺、一座山、一隅天,能这样平和的延续到什么时候。”
乱世,这不过是个乱世,虽然身在乱世的我,并没多少体会,但来时已看见破旧的村庄、衣不敝体的孩童,还有满面菜色的村妇,而照十三少的话来讲,这还是江南富庶的农村,若再往北,或再往西,亦或再往内地深入,将有多少逃难的老小?多少被征入伍的少壮?多少荒芜的农田?多少饿死冻伤的路人?
我无从想,只觉无端庆幸——再偏一点点,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把势场再不好,究竟活得光鲜。
“在想什么?”十三少低头问我,光线从他身后照过来,黑的发镀上银亮的边,他如同这山中修行的高僧——虽然还在世上,却已有世外之感。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姐夫出家了,我就做这林中的一只鸟,每天看你念经、撞钟、坐禅……”
话语渐渐低下去,莫名有些感伤,但感伤之外又是安然,若果真那样,仿佛也无所谓了。十三少稍一怔愣,哈哈笑道:“那样的话,我是注定修不成佛的,倒是你,耳濡目染,定有解脱之日。”
我也笑了笑,并不希求所谓解脱,只愿每生每世都有身边这个人,亲近的,可以依赖。
他不懂我的心思吧,或者,根本就不曾认真想过,他只是携着我的手,指向不远处道:“走,去那边。”
山路渐渐崎岖了,窄而弯延,顺山势而上,不似适才平坦。我跑在前面,回身招手,十三少微有些喘息,目中却是清亮的,带着笑意,“宛芳,你不是鸟儿,竟是我身边的引路蝶,忽东忽西,晃得人眼也花了。”
我咯咯直笑,笑声传过寂静的山林,风扫起落叶,在我耳边呼呼作响,林间的小鸟啾啾啼唱,一起一落也随着我们的步伐,婉转啼鸣,像一首清脆的歌。
十三少追了上来,一把抓住我的手道:“你引路么终究不成的,是这边!”
他拉着我,转上崖边隐蔽的石阶,刚走几步,迎面已有一座石佛,阖目含笑,嵌在山石里,遍体已生苔藓,露出一双佛手,虽以石而刻,却指节柔韧,似有媚态。
我呆在那儿,立在佛前,心里似有一些触动,却说不出来。十三少笑着携我绕过狭窄处,沿阶而上,石刻一个挨着一个,一龛之中,或三五同聚、或一尊独圣,亦或群仙齐临,竟目不暇接。或有避光潮湿处,岩壁滴水而地衣尚绿,佛相润泽,更显生机。我一一数去,也没个数目,也分不清究竟,只瞧佛相或胖或瘦,或妩媚多姿,或庄严肃穆,各有不同,却自有其震撼之处,不能尽述。
“这里俗称千佛崖。”十三少缓缓开口,声音略微低沉,似有所感。“自齐时开凿以来,已历千年。”
千年,就在我的指尖。轻轻抚上去,佛相悲悯的脸轮廓清晰,分明是刀凿斧刻,冷硬的石头上,却显现出一个个生动而柔和的表情。就这样微笑着,俯瞰人世,转瞬,已历千年。
“沧海一粟,人世眨眼,却还是免不了这些纷扰。”他像对我说,又仿佛是对自己讲,一步步踏上去,一尊尊看着那些石相,光线穿过缝隙,照亮十三少的眼眸,带着青灰色的天光,那一瞬,他亦如佛,也有胸怀天下、悲怜世人的宽厚与情伤。
“姐夫~”我又唤他,却仍不晓得该说什么。
十三少回首,笑道:“是不是觉得把势场里那些事儿,离得太远,都不值得计较。”
心头一惊,这才缓过神来——他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