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好猜疑的人:这个世界上,只相信怀疑 (2)(2 / 3)
老夫妇收下了钱,对上帝代理表示感谢。
可是当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老头的脸上充满了疑惑。
他妻子忙问:“你又怎么了?”
“我很怀疑,那个代理在撒谎,他有点耍滑头。”老头若有所思地回答。“哦,你知道代理怎么回事?上帝很可能给了他200卢布让他交给我们,可是那个骗子拿走了一半给自己当佣金!”
多疑者纯粹是庸人自扰,即使把心剖开让他们张大眼看,他们还是执著地说“不像不像,不可能有这等好事”。
理性为猜疑殉葬
狐疑是一面哈哈镜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智子疑邻”的故事。
善成恶,忠成奸,猫成了老虎。狐疑是现实的哈哈镜,扭曲了人性中的良好形象。
猜疑,就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小心过甚。有了猜疑之心,对待朋友,看待事物,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而是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主观臆断,随意夸大,进而扭曲事物,得出一个不切实际的结论,或者先入为主,先设框框,然后察言观色,甚至无中生有,把幻觉当真,把一些毫无关系的现象也当做事实材料,生拉硬拽来当做证据。
猜疑使人际交往中本来小小的疙瘩扭曲变成长期的不和。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猜疑疏远了朋友,中断了友谊,甚至断送江山。猜疑实在是害己又害人。
猜疑面前,公正变成偏见。正像上面引用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同样是忠诚的劝告,富人对儿子称赞是因为亲近,忠告便显得聪明;对邻人之父非亲非故,结果“信而被疑,忠而被谤”,显然失去了公正的态度。
猜疑更是让群臣相忌,祸及家国。历史上,君臣相互猜疑则天下就会动乱。因而贤明的君主和精明的朝臣,都把猜疑视为相处的一大祸害加以避免。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向被认为是一个精明能干且能选贤任能的人,但他也有一定的偏颇之处,就是过于明察,反生疑人之心,对人不信任,大事小事无不亲自过问。诸葛亮对受降之将魏延始终用而不信,怀疑他有反叛之心,致使军事上失去“股肱”之助。诸葛亮死之后,又发生魏延的冤案,蜀汉元气大伤,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不利局面。
本是正常的东西,放到多疑的人眼前,经他一咀嚼,再揣摩思量,总能尝出怪味来。好端端的一盘菜,可能过一会就是发霉变质、恶臭无比的烂货。
从前,有一个樵夫上山去砍柴。他装了满满一担柴,还剩一半没有装。为了赶到市场上去卖,他急急忙忙挑起柴担就走,把砍柴的斧子失落在山沟里。卖完柴以后,看看天色不早了,就急匆匆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他一觉醒来,又要上山去砍柴,发现砍柴的斧子没有了。于是,他把家里的人都叫起来,问他们看见斧子没有,家里的人都说没有看见。家里的人又帮他里里外外寻找一遍,也没有找到。
樵夫吵吵嚷嚷找斧子,惊动了四邻。邻居的儿子从院墙上探过头来,关心地问道:“你们家丢斧子了?”
他没好气地说:“斧子被贼偷走了,你看见没有?”
邻居的儿子摇摇头,然后迈着大步走出自家的院子,去办自己的事了。小孩子好奇,他走到大街上还回头看看樵夫找斧子的忙乱情景。
樵夫心想:斧子一定是被这小子给偷去了。看这小子说话的样子,斧子一定是他偷的,不然的话,他怎么第一句话就问我家丢斧子的事呢?看这小子走路的样子,匆匆忙忙的,一定是做贼心虚,怕露马脚,斧子一定是他偷的。看这小子的表情,探头探脑,就像小偷,这斧子不是他偷的还有谁呢?
过了几天,樵夫想起来山上还有一担柴。他想把这担柴卖了,再买一把斧子.他来到山沟里,捆柴装担,捆着捆着,从柴堆里找到了自己丢的那把斧子。
樵夫卖完柴,往家里走,在家门口又遇上了邻居的儿子。两个人交谈了几句,就各自回家了。这时,再看邻居的儿子,说话、走路、表情、态度,没有一样像是偷斧子的小偷,完全是一个正派的青年。
樵夫想到前几天对人毫无根据的怀疑,心里感到内疚。
多疑者目标众多,只要一进入他的搜索范围,对方的一言一行、表情神色都开始变得不正常;可是真相大白后,对方的一切就完全换了一副模样。是对方变了吗?不是,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他,改变的是多疑者的眼光和心态。只有心中不再有怀疑,多疑者眼中的一切才恢复正常了。
理性为猜疑殉葬
雌雄二鹰居住在一起,秋天到了,它们一起出去采摘果实,然后放在窝里。
时间一长,果子风干了,本来满满一窝的果子就剩下了半窝。雄鹰就责怪雌鹰说:“我们采摘果子那么辛苦,现在却不明不白地少了半窝,一定是你偷吃了!”雌鹰申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