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嘴巴:“求知欲”与传播欲的结晶 (4)(1 / 2)
“慈善与邪恶毫不相容。”不要到处窥视闲事,做最坏的推测。如果想到邪恶的动机,要问三个问题:“这是真的吗?必须告诉别人吗?告诉别人有什么好处吗?”
真正有伤害的不是别人如何说我们,别人说了什么可能让我们反感和不安,但那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真正有伤害的是当独处时,我们对自己说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只要我们行得正做得好,不怕别人背后指指点点。
“不予理睬、沉默以对,”做埋头于沙中的鸵鸟其实也是一个好方法。流言并不会空穴来风,它有对象、目的,如果你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就等于自己对号入座,让流言有了主人,流言不仅止不了,反倒令人觉得你的辩驳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不要忙着为自己辩白,要彻底忽视流言,让它像打在棉花上的拳头,力气于无形,这不是比硬碰硬聪明吗?保持冷静、伺机以待,让流言的制造者失去对手。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做一个生活上的强者,勇于面对流言,并以此为动力,让自己活得更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孔子一天在看见弟子给他煮粥时,自己先吃了。孔子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另一个弟子,那位弟子责问那个煮粥的弟子,弟子说:“我在煮粥的时候,天棚上不小心掉下了灰,我不舍得丢掉,就吃了。并不是我故意不先敬老师。”孔子知道后说:“我错怪了他啊。现在亲眼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况那些道听途说的事情呢?”
从前秦惠王准备伐蜀,但蜀道艰难,进攻不易。有个蜀侯,生性贪婪而且轻信,秦惠王听说蜀侯有这个特点,就凿了一条石牛,在石牛身上放满了金银珠宝,并宣称这是石牛屙出来的,准备要把它送给蜀国。蜀侯竟然信以为真,便派人修通大道,迎接石牛。于是,秦国大军得以长驱直入,一举灭蜀。
流言传多了,易让你像蜀侯那样丧失判断其真实性的理性思维。对于他们的始作俑者——大嘴巴,我们当以眼见为实,如下面故事中的哲人所说。
很久以前,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
“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
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
“并不重要。”那个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哲人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如此,那个消息便不会困扰你我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听其他人的说法,因为我们掌握了最真实的境况,有自己的标尺去判断。
世界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混迹在一块。真相和假象,现象和本质,说的和做的,明的和暗的,有时可能正好相反。有人把笑话说成真话,有人把真话说成笑话,更有真话假说或假话真说,对此不可不察。
有的人,听张三说一句:“李四说了你的坏话。”马上笃信无疑,上门讨理;或者听李四说:“我在领导面前为你美言了几句。”于是立即对李四感恩戴德。
这些人,从来不动脑子想一想,别人所说的话是否合乎道理,是否符合实际;更不去做一番调查,看看到底是真是假。他们完全失去了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好像脑袋长在别人的肩膀上,一切都按别人的指挥办事。如此一来,哪能不吃亏呢?
传言有真有假。有的传言只能蒙蔽一般群众,有一定文化和知识的人一听即明虚实,然后向传言者说清道理,或一笑置之。也有的传言很有来头,真伪莫辨。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应该认真对待。一般而言,判断传言的虚实,先要看看这传言是从什么人嘴里说出来的。如果传言者知识层次很低或者平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人云亦云,这样的传言就更不可轻信;倘若传言者有一定的知识和身份,他们一般是不会乱说话的,他们若认为某传言可能是真实的,那么,其可信度就不可小觑了。当然,若能寻找到传言的起源或第一个大嘴巴那最好,要不切不可轻易就相信。
谣言的休止符
当谣言的休止符不仅是制止谣言从你这儿再传出去,也同时要求你能用各种方式化解谣言。如果可以做到谣言再大,依然豁达大度,稳坐钓鱼台当然很好,但有时又不得不反击大嘴巴,这要讲求策略。
幽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既能巧妙化解非议,又能缓和气氛,比认真对待的境界更高。
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相互造谣中伤的现象,早在1800年就已经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