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元义之心(1 / 2)
清议司只能议而不能决,换句话说也就是当官儿的理不理你都行。卓飞本来还怕这些文人会对这种状况感到失望,觉得清议司也不过就是个样子货,所以正想再解说两句,可谁知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问话的那位书生如释重负地说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否则清议司若是合议有误的话,那岂不是要误国误民了么!而今有使司酌情决断,这才是妥当之举也。”
“不错,清议司虽是妙政善政,然若是授予其决断之权,那恐反而不美也!毕竟书生议政,难免意气从事啊!”阅历丰富的严学谕也断言到。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附和,皆言梅州新政果然是思虑周密,这清议司只管议政而无需承担决断后果的设计当真是老成持重之举,简直贴心之极。
卓飞听着众人的议论,暗自咽了一口吐沫,心中着实不理解这些书呆子们的思路。咳咳,你说你们这些人平日里总是以精英自居,可一旦谈到正事儿时候,你们却宁愿相信官僚的决断,也不愿意去相信自己这一百号人集体商量出来的民主结果,这种心态,这种觉悟,还真是够让人无语的!
看来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啊!若操之过急,恐怕反倒会适得其反也。
卓飞感慨了一声,正想说话,却听王道夫那阴阳怪气儿的声音再次响起,道:“一群闲散文人,未经政事,亦不通实务,这聚在一处放言空论,真不知又能议出个什么结果来!而就算议出了个结果,却又未必可付诸实施,那这般新政,岂不是如同儿戏,岂不是多此一举么!”
王道夫这货简直就是刺头儿嘛!啥事儿都要挑理,真不知自己何处得罪他了,
真亏得赵溍和方兴还对此人交口称赞,我怎么就没看出来他这个官儿好在哪儿呢!
王道夫太不知进退,这令卓飞忍不住地皱了皱眉头,而赵淇见状,忽然凑到卓飞的耳边说道:“卓公子见谅则个,这位王大人本与张镇孙交好,心中难免会有些怨气。而自从淇上次去了东城门迎见公子之后,这位王大人似乎似乎便对淇有了些成见。”
卓飞闻言,恍然大悟,终于知道这位王道夫王大人为何左右看自己不顺眼了,而赵淇曾在东城门帮自己打压过张镇孙,想来王道夫定是因此而忌恨于他了。
卓飞歉意地对着赵淇笑了笑,又望了望一脸不痛快的王道夫,心说自己扳倒了一个张镇孙,看样子还真是得罪了不少人啊!
若搁在以前,那卓飞一定会奉行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的原则,想办法将敢于跳出来发难的王道夫打落尘埃,让他再难爬起头来。可是自打张镇孙和他在城头说了几句话后,如今卓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对张镇孙到底是个什么心态了。
张镇孙素有忠良之名,本深受广州百姓的爱戴,而这个跳出来对自己发难的王道夫也是个官声不错的好官儿,莫非莫非我真的错了么!
卓飞很矛盾,摇了摇头,不想再和王道夫结怨,于是说道:“王大人所言,虽有道理,却略显偏颇。正所谓理不辨不明,事不鉴不清。这天下事本就纷杂难辨,若能集思广益,取其至善,那想来总是要好过一人闭门造车的!再者,一路经略,公务繁重,恐难闻民生,难知民愿,而清议司却可将民愿直馈上听,虽不知能否为上所取,然至不济也能令上不为人所蔽,不为佞所
欺,此本就是一善也!而今吾族危难,无论士农工商,皆不应再作壁上观,而这清议司便是吾辈文人的报国之所也。”
卓飞语重心长地解释令在座者皆点头称善,而他最后一句话更是说到这群清闲文人的心坎里面去了。
严学谕捻着自己那花白的胡子,很是感慨地言道:“老夫身为本州学谕,座下学子无数,而自北起烽烟之后,朝堂已久不取士也,而往日取中者也多赋闲在家,无所事事,老夫观之,心甚痛矣!再言吾辈文人,虽有报国之心,只惜于此乱世却苦无报国之门也!而卓公子创清议司之举,实是用心良苦的大善之政,而既有如此善政问世,那吾辈又岂能落于人后,让广东一路专美哉?”
严学谕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浑身上下竟已开始微微地颤抖了,这让卓飞很担心他会不会爆个血管什么的。
不过严学谕的威望当真不是盖得,他话音落地之后,满场的文人登时就炸了窝,议论纷纷,并齐呼要去使司请命效法广东路筹建广中清议司。
赵淇见群情汹涌,呼声震耳,眼中精光一闪,突然郑重地朗声言道:“想我赵淇得沐皇恩经年,于国难之际,常日日忧思,却始终不得报国之法,实是汗颜之至。而今日既闻善政,赵淇不才,愿以转运使之名进言广中经略,请建本路清议司,以求本路才俊不再蹉跎岁月,而能为国为民一展所学也!诸位皆是本地俊彦,却不知可愿与淇联名投书哉?”
在座诸人闻言,轰然响应,无不以能同赵淇一起联名投书为荣,你想啊,他们自己去经略司请愿那叫做上书,而赵淇的官位与经略司不相上下,跟着他去请愿那叫做投书,虽
只是一字之差,但这里面的份量却足有千钧之异也!有了转运使大人挑头儿,这成算岂不倍增乎?
“哗众取宠,不知何益,告辞!”王道夫掷杯起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