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土地变革(1 / 2)
“因为汉承秦制所以我们先来看看秦国,我们常称商鞅变法将秦国改变成了一个战争机器,秦朝的覆灭也与这台战争机器没能及时转换刹住有关。
公元前356年一道声音传来“我!商鞅今天搞变法,不玩虚的,大家都是生意人,不要讲什么理想,画什么饼,我们就讲一个:大家怎么搞钱,怎么升官发财。
想吃香喝辣的人看看,看看这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只要你干掉一名甲士你就能爵位升级,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并获得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你的爵位越高,你的衣食住行,甚至包括死后待遇都不一样。
要是不小心战死沙场了,你所获得的一切都会合理合法的由你儿子和家人继承。”
“听着是不是很激动,但这些都是有条件的。
这么多人就算按照一半的留存率来算,哪有那么多房子票子来赏赐,这就要定kpi了,比如你18个人组成的敢死队,至少要干掉5个人才算,没有不算,还要扣钱;必须要打胜仗,打败了的不算。打败了无法清扫战场进行统计;你打的这个仗一定要具有一定规模,至少要攻城歼敌8000,野战歼敌2000。”
额,挺眼熟的,想起了我那未来会被挂路灯的老板,就问一句你到底喜欢什么颜色的麻绳。
“你要是说我现在就挺好的,吃不饱但也饿不死就这样吧!那就很抱歉,秦国不养闲人,秦国实行“授田制”只要你成年国家就给你分地,平日里你就乖乖干活,等到了冬天你就可以冒着寒风去服徭役了。
如果发生战争,国家征召就看上面怎么点兵了,《商军书》中记载“壮丁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所以在秦国你就离不开两个字“当兵”。”
直到后期六国都被打下来了,下层人失去了上升的通道,秦朝未能及时设立一条新的上升通道,再加上一些旧贵族的煽风点火等等原因,秦朝扑街。”
“接下来就是粉墨登场的汉朝了,一直都在说汉承秦制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朝继承了秦朝哪些制度。他们分别是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监察制和官吏选任制以及赋税徭役兵制等等。
其中自然包含了秦朝的授田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根据土地的质量和耕种条件分配给农民不同数量的土地。
随着社会发展在《二年律令》中明确授权私有化,允许田民依照法定程序买卖转赠土地,这条法令在我们看来肯定就是大开方便之门,本来不允许的时候,他们都偷偷摸摸的干,现在允许了那还了得,但伴随他出生的还有“限田制”,限定私人土地规模。
不过基于人性的考量,有钱人只会想要更多的钱,汉朝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你们这些旧六国遗族在外面我不放心,全部搬来关中,这样大家住的近一点,有事好联络感情,我们做为贵族就没必要和那些下层的人争夺土地了。”
“只要你钱到一定标准,你就可以搬到关中去看守先祖陵墓,是不是离皇帝近了,这可是天子脚下,有钱人。但你老家的地不能就这么荒废了,这样你家的地朕买了,朕是不会忘记你的功劳的,我回头再重新发下去时一定让百姓们给你(朕)歌功颂德。”
但是很可惜,这些政策依旧没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不断起义,西汉覆灭。
在乱世中王莽杀出重围,对社会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行王田、私属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土地超过九百亩,则须将多余部分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的人按照上述制度授田。
不得不说这一下找到问题的根儿了,但也砍到自己根子上了。
他的思想有些过于超前,当时的环境压根不允许他这样做,有土地的都是地主和官僚,你刚上台就给大家整个狠活,是看不起我们手上的刀吗?下台吧你。
很快王莽失败时间进入东汉。
刘秀借用了秦汉的“赋田法和假公民田”为了增加税收下令实行“度田制度”,丈量土地,核实户口。
进入东汉末年曹操实行了屯田制,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以士兵屯田,60人为一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士兵缴纳分成地租;民屯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需要缴纳一定的租税。官府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农民则负责耕种,收获的谷物按比例与国家分成。
这个政策让曹操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粮食,但是慢慢屯田制就不太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了,甚至要求和百姓实行四六分成与五五对分,直接被司马家废除。
再往后就是这些制度轮换着来,直到宋朝进行王安石变法,他提出了“方田均税法。通过丈量土地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几等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因为豪强地主极力反对等原因被废除。”
(ps: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其中就包含有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具体是哪一次提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