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逃跑,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1 / 1)
有一些人,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以为逃避,是一种很不好的办法。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下,逃跑,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当然,我对这个问题,也有过论述。
但是,我现在说的是,逃跑,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保存实力的办法。
等待以后的实力强了,再展开斗争。
如果你现在的实力不足,你非要,和对方正面硬杠。
那得到的结局,有可能是分崩离析,是不是?
你看,那个唐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发生之后,
唐玄宗立马就开了门,往西边跑了,一直跑到了四川,躲起来了。
当然,他在路上下圣旨,安排一些将军,到潼关,去抵御安禄山的叛军。
这个事情,历史已经有定论。
我们要说的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他的那个逃跑的意义,就是说,他虽然逃跑的名声不好,但,他好歹也保存了实力。
他到了四川,他的儿子到了灵武。
儿子叫李亨,立马在灵武,建立了小朝廷。
唐玄宗没有办法,只好把权利,都交给他儿子。
他儿子任命郭子仪、李光弼二员大将,率领无数的唐军,经过几年的奋斗,
终于将安史叛军,赶出了长安、河南地区。
当然,那个时候,也还存在藩镇割据。
但是至少,已经名义上,光复了。
你想象一下,那个时候,如果唐玄宗不走,留在长安,
只能有一个结局,就是被安禄山抓了,然后被杀掉。
也许,他的儿子,也不会跑掉。
或许,到了危机关头,也来不及跑了,到最后的结局,都是全部死掉。
你说,一个王朝的皇帝,或者太子,都被杀了。
没有一个主心骨,其他的散兵,还能够凝聚起来么?
是不是?
这是一个可想而知的问题。
你看,那个明代末年崇祯皇帝,眼看李自成的大军,就要攻入京城了。
他就开了御前会议,要大家商量应付之策。
他其实,是想跑掉的。
但是又怕担责任。
怕人家说他,是一个逃跑之君,
他就逼迫臣子说,“应该怎么办?”
有几个臣子说,“应该迁到南京。”
但是有一个臣子,平常最喜欢讲程朱理学,自诩为“硬汉”。
他说,“皇帝必须亲自镇守京师。
如果皇帝都走了,天下的人心,也就散了……”
皇帝见他如此说,也就没有再说话了。
但是,有一个大臣突然说,“为了保险起见,你还可以,把太子送到南京。
防止以后失败了,还可以有一支血脉在南京支。
像南宋的赵构一样,统领天下。”
但是,那个讲程朱理学的“硬汉”,把这个“大神”的意见,驳回去了。
他说,“你这说的什么话?
只要有我们的君王在,一定会守住京师!”
结果,不到一个月,都城沦陷,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
崇祯皇帝的几个儿子,也在战争中走失了。
后来,这个讲程朱理学的“硬汉”,竟然投降了李自成。
在李自成失败以后,他又投降了满清。你说,这样一个只会讲冠冕堂皇的话的人,绝对是一个毫无廉耻的人。
他难道,没有学过变通之术吗?
不知道危急的时候,应该劝国君逃避?
保存实力嘛!
只要国君还在,就能够再次复兴。
复兴以后,再与李自成,或者满清,决战!
——那时,城中皇帝已死,都城乱成一锅粥,看这个局面,谁来收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