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最引以为傲的黑科技(1 / 2)

加入书签

1942年8月8日。

这天上午,萨沃海阳光明媚,能见度极高,是一个非常适宜海战的好天气。

09:20,萨沃岛以北8公里洋面。

当北卡号战列舰来到该指定区域时,文森斯号重巡已先一步抵达。

09:30,昆西号重巡赶到。

昆西号本是一艘新奥尔良级巡洋舰,标准排水量10000吨,但因为它配备的是8英寸主炮(1英寸=254),故而已升级为一艘重巡洋舰。

随后,隶属澳盟军皇家海军的堪培拉舰驶入战场。

这艘重巡洋舰排水量也是10000吨,主炮为6门8英寸火炮,副炮为8门4英寸火炮。

最后赶来的是芝加哥号重巡舰,它为北安普顿级的第4号舰,原是克拉奇利将军的旗舰,主炮为9门8英寸火炮,副炮为4座双联127火炮。

09:45,5艘军舰全部集结完毕,它们按照预先的部署在萨沃岛以北方向排开,东西绵延将近8公里,如五根手指的指尖散布在海面上,筑成了瓜岛海域的第一道防御阵线。

中指的位置正是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

作为这支舰队中唯一的战列舰,它的舰载火力最强,理应靠前布置。

在北卡号的食指和拇指位置,分别是芝加哥号重巡和堪培拉重巡;无名指和小指位置,是文森斯号重巡和昆西号重巡。

5舰中,也只有北卡号配备了火控雷达。

不过,在李锐看来,这些有着致命缺陷的火控雷达聊胜于无,他根本不相信它有脑中的天之眼用起来那么得心应手。

北卡号配载的是一款k3型中波火控雷达,与38型指挥仪搭配使用,对驱逐舰大小的目标最远有效距离为16000码(15公里不到,1码=09144米),对战列舰则是28000码(26公里不到),测距精度正负40码(365米)。

李锐对这个测距精度数值很不以为然,对于一艘军舰来说,他不认为这是一个小误差。

尤其是它的有效探测距离才15公里不到,这和它的主炮根本不匹配,北卡号的主炮是45倍径406的k6火炮,最大射程42公里,这意味着敌方目标只要在15—42公里范围之内,你的火控雷达只能是摆设,若想要攻击,还得用桅校或机校。

此刻,北卡号船艏朝北,舰桥前部的2座三联装主炮已呈虎视之态,怒指北方。

而舰桥后方的1座主炮,也已做好战备,一旦前面的两座主炮出了问题,全舰将进行调头机动,用仅剩的这座主炮顶上去。

任何一门主炮,它的内身管都有使用寿命,对k6火炮来说,300发炮弹已是它的极限。

北卡的主炮配备了重型穿甲弹,用它来揍重装甲一类的军舰,最合适不过。

这款穿甲弹,是k8型,里面内装了18公斤炸药,单是弹丸就高达1225公斤。

12吨的弹丸,如此恐怖的重量,只要不超过5000吨排水量的舰船,差不多只要一发落在甲板上,便可以干报废。

此时此刻,广阔的海空中,不时出现一架又一架飞机的身影。

这些都是清一色的水侦机,其中以本子军的居多,因为它们的身后有一支航母舰队,在制空权方面占尽了优势,故而它们愈发肆无忌惮,甚至明目张胆飞到米军舰队前方四五公里处进行抵近侦察。

大战在即,窥探彼此舰船的精确位置至关重要。

李锐已进入他的战斗岗位,在他脑中的雷达屏幕上,冲在最前面的古鹰号重巡已逼近至38公里距离。

它还在向前疾驰,不过速度有所下降。

很快,古鹰号的左右舷,同时冒出多艘战舰,这些敌舰开始由纵列改为横列,待所有舰只到位后,它们以“一”字阵型奔杀而来。

既然米军摆开一字防守阵型,本子军也只能采用一字型迎战。

这些所有的舰船在李锐的脑幕中,都得以清晰标注。

这支战队一共8艘敌舰,由东向西依次是青叶号、加古号、鸟海号、衣笠号、古鹰号、天龙号、夕张号、夕凪号。

其中青叶号、加古号、鸟海号、衣笠号、古鹰号是重巡舰,天龙号、夕张号是轻巡舰,夕凪号是驱逐舰。

……

北卡号的作战室里分外嘈杂,电台的滴滴声以及步话机的大声呼叫声充斥着整个房间。

特纳将军脸色凝重,站在舷窗后,正在大口大口抽着雪茄。

莫里舰长来到他身后,小心翼翼开了口:“将军,你任命李锐中校为我舰的枪炮长,我……我实在不放心啊!”

特纳霍然转身:“为什么?”

莫里支支吾吾道:

“李中校的事我是听说过,他在文森斯号上用副炮高射,仅用3发炮弹就击落了一架零战,可那是在文森斯号上,我北卡号不同文森斯号,几个月前刚刚装备了最新的火控雷达,这在很多军舰中都是独一份的存在。k3型火控雷达操作复杂,且是一款世界最前沿的高科技新兴事物,为了培训我们的火控雷达兵熟练操控,我们整整花了40天,然而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有很多火控雷达兵无法正确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