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里正叔公不能吃吗(1 / 2)
杨标看到工匠们在宅基地的旁边搭建了简易工棚,“这些人吃住都在工地了。”杨进学说道,“凡是包工包料,施工队一般都是盖好房子前,吃住要在工地的。”
“哦,叔你先忙,小子就是闲来没事,看看家里的盖房进度。”
“我娘这会估计做好饭了,标哥儿要不要去我家吃饭?”
“不了,不了,我娘他们还在家等着呢,进学叔,我先回了。”看杨进学点头,杨标骑上骡子转身离开。
“哥,你买的骡子多少钱?”杨林远远的见到杨标,非常兴奋的飞奔过去,姐弟俩眼巴巴地坐在院子门口很久了,一直在等着哥哥回来。
“你俩在家听娘的话吗?”杨标抚摸着小弟的头发,小孩的头发就是手感好啊。
“哥,我很听话的。”杨林抢着牵骡子,往家跑去。“娘…娘…哥回来了,还买了一头骡。”
“慢点啊,别摔着。”杨标笑着提醒。情绪外放的孩子,以后应该也不会抑郁的。
“回来了。”小张氏听到小儿子的喊声,也忙从厨房里走出来,“都去洗个手,饭马上就好了。”
“哥,里正叔婆把车都洗干净了,咱们先套上试试吧。”杨林期待的看着哥哥。
“嗯,好,把车套上,走几圈看看。”杨标不想让小孩子失望。
“太好了,这里…往这里。”杨林把骡子往放车的地方牵过去,骡子不太配合,把他累的够呛。
杨标赶紧上前制止:“你牵它走时,应该跟它的步伐一致,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被它踩伤。
当骡子不愿意往前走的时候,就要避免去强行拉缰绳,可以轻轻地将它的头向外侧推动,等它的前肢有移动倾向,再引导它行走,或者这样慢慢抖动缰绳引导它往前走。”
杨标边示范边说“看明白了吗?”
“我来试试。”站在旁边的杨小花跃跃欲试。
“小花可以来试试,要小心些,记得跟骡子要保持一定距离。”杨标把缰绳递给了杨小花。
“真好玩。”看见小花按照哥哥说的,试了几次,骡子特别乖,走的也很顺当。杨林也眼热了,想再上手试。
“今天就这样吧,先吃饭,哥肚子好饿。”杨标捂着肚子卖惨。他敢保证,不这么说,这个杨林今天一晚上会不睡觉,就牵着骡子玩。小孩子心都是善良的,姐弟俩闻言赶紧去厨房端饭了。
一家人吃着饭,“哥怎么会骑骡子。”杨林很好奇。
“以前哥还在县学时,要学六艺,其中一个就是骑马。”杨标回忆道。
“骑马?就是大将军骑着的马?”杨林在茶馆门前听 说书时,看到茶馆墙壁上绘的画里有骑马的将军。“骑马是不是很威风?哥会骑马,也就能上阵杀敌了。”
会骑马的就能上阵杀敌,杨标被弟弟的脑洞弄笑了。不过想当初自己也是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要说被生活磨平了棱角,那倒是不至于,但失去了部分初心和梦想是真的,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现实和务实了。
吃完饭,杨标对小张氏说,“娘,我想做点东西出去卖。”
“标哥儿想好了做啥了。”小张氏用的是肯定句。
“嗯,做凉皮,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做法很简单,娘也容易上手。”
“凉皮?”小张氏没听过凉皮,更听不懂什么是技术含量,但她就是无条件信任大儿子。
“对,凉皮,等会我做出来,给大家尝尝。”杨标不知道古代人会喜欢什么吃食,哪种口味,凉皮做出来会不会受市场欢迎,这些都是未知数。还是先做出来试试,不行再另想出路。
在现代时,夏天没有什么胃口吃饭时,也会手工做点凉皮、凉面之类的给一家人换换口味。
说干就干,先称四斤凉水,两斤面粉,二两小麦粉,一点细盐,加入凉水(倒一半的水)搅拌,搅拌到没有疙瘩,然后将剩下的水加入,边加水边搅拌,一直没有疙瘩,放一旁醒两刻钟。
醒完后成了面浆水,加水稀释,再放点盐搅拌均匀。让小张氏去生火烧水,水烧开,将竹编簸箕表面刷上一层油,将搅拌好的面浆水,用大木勺舀进簸箕里,然后锅上盖蒸个…不知道怎么跟小张氏解释蒸三分钟,中小火是知道的,杨标挠了挠头,对了,点香啊,一柱香三十分钟,古代人动不动就烧香,祭祀烧、逢年过节烧…
上次奠基仪式还留有不少香,赶紧去里屋拿了一根香出来,用指甲印了几个痕迹,对小张氏说,“娘,香要烧到这里,凉皮就蒸好了。不看香,见里面鼓大泡也是蒸好了。”
蒸凉皮就交给小张氏,杨标把另一口锅洗干净,生火后,往锅里倒入干净的水,将之前在药铺里买的陈皮、八角、小茴香、花椒之类的调味料煮一刻钟,做成料水。
有点遗憾,没有辣椒,不然这味道美的没边了。大蒜用石臼碾碎,加点盐,防止变质,生姜去皮切成末,大蒜和生姜比例七比二,加入凉白开搅拌,就成蒜水。
说起来简单,做出来花费的时间不少。
当一家子捧着碗,准备吃凉皮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真好吃,就是嘴有点痛。”杨小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