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寒门鲜少出贵子(1 / 2)

加入书签

杨标在昨天下午就在里正的吩咐下,先去订购了今晨所需要用到的猪肉、猪头。让屠户今早务必送到里正家里去,还置办了香、鞭炮等祭祀供品。

“娘,我来吧。”杨标示意小张氏走开一些,别被锅底的灰弄脏了衣裳,然后把自家灶台的铁锅取出来往宅基地送去,上次里正送来的旧铁锅还没有还,正好今天做早饭就派上了用场。

小张氏拿着家里的两条长板凳,杨小花也提着装了碗筷的篮子跟上,而杨林被里正领着,祭祀所需的一应物品都放在牛车上统一送往宅基地。

“里正叔婆,等工匠师父们吃完饭,就把你家的铁锅拿回去吧。”杨标看到小弟和里正一家坐着牛车过来了,说道。

“没事,这锅是我家老大的,他们一家跟着孩子住在县城里。放在家里也是闲置,你就放心用。”站在一旁的里正一边说,一边将牛车上的东西拿下来。

“院试时间就要到了,县学应该放假了,进义叔也很快就会带着昱淇哥回家待考了,里正叔公家人多,需要做的饭菜也多,少了一口锅那可太不方便了。等今天下午小子从县城跟里正叔公办完土地契约和立户,回来再顺便买口铁锅。”

里正见杨标坚持,这个小子还真不是个贪小便宜的。也就没有再开口了。

牛车很快就空了出来。“标哥儿快点走吧,不是还要去镇上吗?”里正二媳妇笑着催促。“可别迟了!”

杨标接过牛鞭,上了牛车。“嗯,这铁锅太沉了,怕我娘累着了,我也就是帮忙拿锅过来。这就走了。那今天就辛苦秀姨了。”在里正家人面前,杨标兄妹几个喊里正二儿媳为秀婶,而只要她单独一人在他们面前,就会喊秀秀为秀姨。

在古代,破土动工要祭土地神,现代盖房子,也会有奠基仪式,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文化传承吧。

而在这商朝盖房奠基呢,需要烧香、摆供品以及燃放鞭炮,而本来理应是杨标做的,现在由他弟弟代劳了,也不过是象征性的用铁铲挖几铲土,将奠基石埋在主屋的底下。然后在地基的四个角各放上石块,意为“埋石四隅,家无鬼。”

杨标家选的是包工包料,自然中午是不提供饭食的,但奠基仪式按照习俗还是要请工匠们吃早食的。从奠基仪式前的一顿早餐,到铺好屋顶最后一片瓦的一顿晚餐。也就是俗话说的“开工一餐,完工一餐。”

里正媳妇带着两个儿媳来帮忙,因小张氏是寡妇,而工匠们都是男子,为避嫌,也不方便让他们在家里吃。那就只能在宅基地没有被生石灰划线的地方之外,快速的搭两个简易灶台,用来煮米粥和蒸包子。小张氏再将做包子剩下的一些肉剁碎,放入自家腌制的咸菜里炒出来,好用来给这些工匠们下稀饭。

杨标到了镇上放好牛车后,赶到城东的刘员外家,刘府管家听到门房禀报,迎了过来。“小子,挺准时啊。”

杨标拱手行礼:“人生在世,遵时守信是基本,不知管家如何称呼?还请告知在何处抄写。”

管家摆了摆手“敝姓刘,名光福,今托个大,你就叫我为福叔吧。”

“好的,福叔”杨标从善如流。

“随我来吧。”刘光福对杨标的印象不错,是个守时明礼的读书人。

杨标跟着刘光福在前院走过廊坊,真是有钱人啊,不知是将金粉刷在上面,还是用什么特殊工艺弄得,那些立的柱子都是金光闪闪的。经过做泥瓦匠杨进学的普及,杨标知道了,由地面到窗槛下的矮墙叫“檻墙”,那里也被绘了一些花草,要不是身处古代,杨标还以为是3d打印的呢,颜色很鲜艳逼真,活灵活现的。房梁上、窗边都雕有图样,雕刻工匠这是请了多少人啊,也雕的太细致入微了吧。

当然杨标不敢四处张望,怕失礼于人,只是目之所及,气势汹汹地富贵感迎面而来,被眼前的装饰深深震撼着。保存得再好,留到现代的古宅,可能是年代久远,那些雕刻的、绘画的颜色都不张扬了,也就感觉少了点什么。

院子里靠近墙边挖有一个池塘,塘子里的荷花争奇斗艳,有的半掩芳颜,有的灿烂盛开,粉红的颜色令人迷恋。荷叶如盘,铺展在水面,衬出荷花娇艳的身姿。

“你以后就在这里抄写,桌上有笔墨纸砚,你可以用。到午时了,会有人送饭过来的。我家表小姐来此做客几日,你不要到处跑,就待在此处。如果有内急,茅厕的位置在那边。”刘光福指了指方位,杨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看,记住了地方,点了点头,示意记得了。“小子今天下午要去县衙办立户,下午就不抄写了,午时也就不需要让人送饭过来了。”

刘管家摆摆手,“没事,可以吃完午饭再去县衙办事,这个不妨碍的。不过,这几本书,你还是要尽快抄完。”走到门口对杨标说道,“我还有事,你开始抄写吧。”

“嗯,福叔有事就先忙。”杨标赶紧行礼。

杨光福见此很满意,心情很好。虽说是刘府管家,但他是家生子,也就是奴籍,读书人会给他行礼的很少。

杨标等他走了以后,就坐到书桌前,拿过其中一本珍藏版,翻看了起来。这是一本古书,里面有对经义的详细注解,让杨标一看,有着豁然开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