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春娘借我用下(1 / 2)

加入书签

房门打开,见到是她,江秋雨接过托盘,道了声进来。

李春风进屋之后,看到桌上已经有几张抄好的书页,道:“秋雨哥哥,你先歇会吧,这船有些晃,别这么着急抄书,待会头晕。”

江秋雨将托盘小心的放在桌上,先拿了一碗递给李春风,自己再端了一碗,道:“无事,这船很大,这点晃动不算什么。”

李春风接过碗喝了一口,还是忍不住的道:“秋雨哥哥,我见你也抄了许多书了,也要休息休息才好。”

从能进天谕阁的那年,江秋雨有时间就会抄本书,这些年积攒下来,他抄的书都能装两大箱子了。

按照江文绚所说,一般的读书人家,都没有这么多书。

可这两个月,他几乎是日夜不停的在抄书,现在这才上船,他连外面都没去看,便又开始抄……

江秋雨笑道:“无事,我不累,我抄书的时候,也可以再钻研一下书里的内容,便也是休息了。”

李春风将一碗酒酿丸子喝完,接过江秋雨喝完的碗,拿起了托盘,道:“虽是如此,可秋雨哥哥也说过,久坐不好,让我不要只顾着绣花,这船上虽也没什么别的去处,不过,秋雨哥哥可以和爹下棋啊。”

“我知晓了,晚些时候我去找他下棋。”江秋雨笑道。

李春风便收了碗出了门,又去胡杏儿那说了会话,逗了逗小平安,然后带着碗去江文绚屋子里将碗收了,送去厨房。

胡大妈已经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见李春风想帮忙,便笑道:“春娘你别弄,我们来就好。”

李春风见厨房里除了胡大妈还有三个婆子在做事,这厨房虽然不小,但是到底是在船上,再加上还堆放了那么多的食材,四个人做事还有回转,再加上她,就有些挤了,便笑道了声好,转身回了房。

拿起绣棚,李春风按照和柳娘商量的描了下花样,便开始绣起来。

如今她的绣活比柳娘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许是跟宋先生算账多了,她还找到了一种可以加快绣活的方法,利用自己的记忆力调整了下刺绣之时的循序,也就是同一种绣线,她可以事先将所有需要绣的地方绣完,而不是根据描样不断换线绣好一部分才能绣下一部分。

再加上她一旦注意力集中,绣的速度可比柳娘要快多了。

所以,这次裁剪的底料,她留了大半在自己屋子里。

待到刘虎送饭菜上来,她便已经绣好了一张手帕。

刘虎送的是三菜一汤,都是用大碗盛着,李春风和江秋雨便都到了柳娘江文绚屋子里一起吃。

吃完之后,李春风再将碗筷送下去。

饭后,江文绚抱着江小满和柳娘去了平台走动,胡杏儿也带着小平安出来。

几人在平台上闲逛了一会,见两孩子都有了点倦意,便又各自回房。

下午,谢清让身边小厮上楼来,请江文绚下去喝茶聊天,说了一会话后,谢清便又使人唤了谢玉堂来,江文绚便干脆和谢玉堂讲起了书,谢清在旁边笑眯眯的看着,又吩咐身边随从,等到码头停靠的时候,去后面船上抬一箱子书来,放谢玉堂房里。

到得次日,吃过早饭后,江文绚便带着江秋雨下楼,凌老头已经去了谢清房里喝酒聊天,谢玉堂和刘虎候在了屋子里,江文绚便开始上课。

下午,谢玉堂练功,江秋雨去抄书,江文绚看书。

而江文绚一走,胡杏儿便带着小平安到了柳娘屋子里,让两个娃去玩,自己跟着柳娘李春风学绣花。

日子过得悠闲又充实。

几天后,船队在一个小镇的运河码头上停下。

这里是一个闸口,运河往前有两条河道,一条是通往金城,从金城那边的码头过大江,一条则是通往镇城,从那边过大江,然后走扬州运河。

船还没到码头的时候,便有人事先来通知,说是前面金城河道有重要船只通过,闸口要关闭两日,所有往那边的船只都要先停下来等两日。

谢清便让船队进了码头,然后去告诉江文绚,说是可以上岸玩玩。

坐了几日船,再是有事做,几人也是有些闷,听得能下船去玩,连胡杏儿都喊了贺琦过来,一行人换了衣服,将两个娃给裹成了包子,下了船。

谢清带着谢玉堂在码头上候着,对江文绚道:“这个镇说是镇,其实真的不小,这里离明州不远,明州那边有几个专门跑番外的海商,这里也有他们的店铺,可以买到一些新鲜玩意。”

“海商?”江文绚来了兴趣。

海商他以前是知道的,在南吴之时,明州便修建了一个对外的海港,有人打造了大船,出海远洋,一直去到了万里之外的海外,带回来的货物千奇百怪,在越城和江城都极受追捧。

只可惜,出海极为危险,那真是九死一生,能安全回来的人着实不多,珍奇是珍奇,却也没有成为什么气候。

“是啊。”谢清笑道:“听闻是前些年,明州有人造出了新的大船,船真的非常大,出海的危险就降低了许多,那人又每次出去都几条船一起走,互相有个照应,所以他这些年都没有出事,如今跑的地方是越来越远,带回来的东西也多。”

他话音未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