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上海滩的众生相(下)(2 / 3)
楼下的大门外,挥舞着一张报纸朝他高声嚷嚷:
“……先生!先生!出大事了!您快开收音机!苏州已经在昨天被插上红旗了!”
于是,面对着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鲁迅的头脑在一瞬间陷入了呆滞和空白……
※※※※※※※※※※※※※※※※※※※※※※
上海江湾,国民党上海特别市的政府大楼
这座充斥着摩登洋气的奢华楼宇。此时却不复往日的庄严和肃穆,在门洞里往来穿梭的官员军警,全都脸色难看得吓人。在一些办公室里。甚至已经升起了焚烧文件的火焰和青烟……
上海特别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吴铁城,瞪着满是血丝的红眼,犹如困兽一般在办公室里转着圈圈。。
看着地图上那根从苏州直插向上海的粗大箭头,他感觉自己就快要疯了!
——该死的赤匪就要从西边打进上海,而他却根本没有力量打一场防御战!
但无论形势如何绝望,上海这块风水宝地都是绝对丢不得的!
作为蒋介石的亲信,吴铁城深知。上海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南京的门户,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同时,上海又是帝国主义各国在华势力的大本营、江浙财阀的重要据点。是蒋介石政权赖以存在的支柱。蒋介石在当初就曾特别提醒吴铁城:“……上海非普通都市可比……无论中**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事、经济、交通等不能有头绪。”
如果是在“一二八事变”之前,吴铁城还不会感到这样的头疼——上海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和重要港口。被视为中国的第二首都。常年驻扎着数万大军,即使是决定南京国民政府命运的中原大战之时,蒋介石也从未放松过对上海的控制……但问题是,随着一二八事变的爆发和《淞沪停战协定》的签署,在日本人的压力之下,。如今的上海已经被划为非武装区,国民党的正规军早已全部撤出。
因此,吴铁城这个所谓的淞沪警备司令,如今差不多就是个空架子。手底下除了作为“非正规军”的上海保安总团和上海警察总队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像样的正规军可供调用。
更要命的是,上海城区辽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民国以来就有“守上海而不战于上海”的说法。现在也不是十五年之后,汤恩伯与粟裕统兵数十万大战上海的年头,在上海郊区还没有那么一圈钢筋混凝土堡垒和壕沟、地雷的坚固工事,更没有囤积军火弹药——事实上,如今的上海根本就是一座不设防城市!
所以,仅仅凭着手里的这点“非正规军”,吴铁城是根本没有办法守住被租界分割的上海市的。
唯一比较合理的对策,就是沿着铁路线和公路线节节抵抗,阻滞赤匪的推进速度,为上海特别市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对外求援……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孙立人的第一波援军刚刚赶赴苏州,吴铁城就想尽办法集结了剩下的部队,一路摸黑赶往昆山布防。既是作为孙立人的预备队,也是以防万一的第二条防线。
但是,在今天的早上,他试着用收音机听赤匪的抗日演说之际,昆山方面就给他送来了一道噩耗。
“……跟赤匪才打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丢盔弃甲地垮下来了?真是饭桶!废物!”面对几十公里之外昆山前线传来的败报,吴铁城愤怒地用拳头捶打着桌面,“……昆山一丢,上海还怎么守?”
“……市长,昆山县城原先根本就没有守军,赤匪的行动速度又太快,我军和赤匪几乎是同时进城,因此没办法据城而守……”那位连帽子都跑丢了的警长,只得委委屈屈地低着头,诉说着他的苦衷,“……赤匪人多势众,火力又凶猛,还有好多大炮助战(其实是火箭筒)。弟兄们又没有工事藏身,只凭几杆驳壳枪实在是挡不住啊!市长,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求援了!”他壮着胆子建议道。
“……求援?到哪里去求援?”吴铁城气哼哼地把桌面敲得“梆梆“响,“……除了各县的保安团之外,距离我们最近的援军在南京——杭州的俞济时自己都被赤匪游击队围着呢!等到南京那边的中央军紧急装船运到上海,怎么也得要四五天之后,多半已经是缓不济急了……”
“……市长,咱们既然在上海,似乎可以跟洋人们商量一下。”吴铁城的秘书插嘴说。
“……试过了,没用的!”吴铁城还是继续摇头。“……英法美三国都只肯守住租界,不愿管外边的事。”
“……行政院汪院长刚刚发来无线电报,建议我们联系一下跟虹口的日本友军。”
“……日本人?”吴铁城的眉头深深皱起——他很清楚。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这一举动会招来怎样的名声——但严峻的现实又容不得他挑三拣四,“……哎,实在顾不得名声了,还是向日本人求援吧!”
※※※※※※※※※※※※※※※※※※※※※※
“呜呜——”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一艘轮船缓缓停靠在了黄浦江上的十六铺码头。与此同时,在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