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霍总一句话,对手损失万亿(1 / 2)
英伟达发布的“地表最强芯片”B200,让公司市值暴涨两万亿。
霍利没有否定B200的超强算力,也没有否定它对大模型训练的有利作用。
他否定的是B200并不是革命化的科技产物。
否定的是这种高算力高价格的芯片并不能推动AI产业的发展和普及。
相反,有可能会让英伟达遭遇困境。
今天这场发布会,霍利先是抛出了“超算中心”在训练AI内容供应上的干货,已经领先美利坚。
再抛出珠峰科技正在研究的国产芯片方向,质疑英伟达的地表最强芯片。
可以说把话题热度拉到了顶点。
现在所有人都期待霍利的解释,难道国内还有比B200更强的芯片?
霍利翻阅PPT,接着道“对比英伟达发布的H100,你们会发现B200并没有进步,也不是科技创新的产物。
算法没变,体系结构没变,只是芯片面积更大,做的计算单元更多了,简单地讲就是在做加法。
GPU发展到现在,一直在做加法提升算力。
包括英伟达发布的GB200也是把两块B200芯片叠加在一起,通过超级计算机实现共享内存。
这种只追求算力的叠加芯片并不能推动AI产生革命性的进化,甚至会成为AI发展的制约因素。
原因很简单,它非常贵,并且能耗更高。”
霍利翻阅PPT:“它贵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对比一下H100的价格,单片芯片接近50000美金,G200只会更高。
以现在硅谷这些万亿级大模型对芯片的需求计算,采购量在几百万片芯片以上。
意味着硅谷这些科技巨头要花费几百亿甚至是千亿美金来采购英伟达芯片。
不管是OpenAI还是meta现在每年在AI领域的亏损都是上百亿美金,这么贵的芯片,会让他们的亏损更大,这不是良性的投资,也不是良性的产业。
小公司买不起,大公司全部为英伟达打工,带来的最后结果就是物极必反,产业崩溃。
一个产业链中,只有一家公司在赚钱,并且是猛割韭菜,这个产业链的发展将会失去平衡。
所以我说英伟达号称地表最强算力的GPU不会推动AI发展。”
会场的记者,一边听一边做实时记录和报导。
这是霍利在AI领域提出的第四个颠覆性的观点。
毫无遮掩地怼英伟达吃相太难看,绝对是国际科技圈的大新闻。
霍利接着道:“我们再来说说能耗,算力的增强带来的是绝对能源的消耗在增多。
B200的电耗已经达到了1000瓦,都知道AI是一个耗电的产业,如果盲目追求超高算力,我们的能源一定是不够的。
GPU越用越多,或许还等不到全球几十亿人使用和普及AI的时候,地球上的能源已经消耗殆尽了。
我们训练AI大模型是为了赋能能源科技,解决能源问题,而不是无止境的消耗能源。
从这两个角度讲,英伟达发布会的G200地表最强芯片都不是AI产业向前发展的最好选择。
而珠峰科技半导体研究院和华为半导体研究院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研发生产一款能耗低价格低的芯片。
这个芯片的名字,我们称之太极,名字取自《周易》。”
大荧幕一闪,太极芯片的图像呈现了出来。
会场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惊叹声。
这是今天整场发布会,最高能的时刻。
国产芯片“太极”已经进入研发阶段。
并且试图打破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垄断。
霍利对“太极芯片”的算力和性能一字没提,实际上是走的弯道超车的路线。
珠峰科技“太极芯片”和英伟达的最强算力芯片之间的竞争,有点像当年在CPU领域,ARM和英特尔之间的竞争。
英特尔当年走的也是英伟达这条路,在CPU的研发上,不断做多内核,做高频率,依靠算力的叠加实现强劲的性能。
但是ARM却反其道而行之,做低功耗,做轻算力,用在各种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上,最后成为英特尔最强劲的对手,甚至ARM处理器还有取代英特尔的势头。
相比芯片技术、算力……,现在国内半导体肯定是追不上英伟达的。
但是,如果能够做出一款算力只有英伟达一半,乃至只有四分之一的芯片,但是价格不足英伟达的十分之一,能耗远低于英伟达,这款芯片就会快速扑向市场,冲破英伟达的垄断。
算力降低了,想要追赶OpenAI和meta这样的国际AI巨头,肯定更加困难。
但是有一个弯道超车的办法,就是把推理芯片和AI训练分开做。
珠峰科技“太极芯片”就是在做推理芯片,珠峰超算中心的海量学习内容就是在做AI培训。
两者协同配合。
最后实现对对手的超越。
可以说,霍利现在是在单挑整个硅谷。
当然背后也离不开华为等国内半导体同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