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卖一条裤子提一元奖金(1 / 1)

加入书签

江山这段时间在译制厂没少看电影《追捕》。

他之所以会跟江爸再三保证,喇叭裤一定会卖掉,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

《追捕》开篇就是一段70年代东京上空的繁华景象。

摩天大楼直插云霄,新宿人潮攒动,穿衣搭配闻所未闻。

这样的景象哪怕是当时的港台,都望其项背。

怎么看怎么有种另一个平行宇宙的科幻感。

片中男女主角眼花缭乱的时髦穿搭、DF照相机、兔女/郎、吃一颗就会对他人言听计从的A×药片,更是给国人打开了一扇看向花花世界的窗户。

当时超过1亿民众年收入不超过40元,大片农村不通公路、电话、水电……

而《追捕》的上映,立刻告诉大家,什么叫现代化,及为什么要实现现代化。

高仓健饰演的男主角杜丘,用飞行员墨镜和卡其色单排扣风衣穿法,影响了一代人的时尚审美。

直到现在仍有人习惯把衣服的领子立起来。

而片中的富家千金真由美,出场就是一条白色的喇叭裤。

这款上面紧下面松的裤子,把大银幕上的真由美衬托的婀娜多姿。

从出场到闭幕,牢牢锁死了观众的双眼,男女通杀。

可以说,80年代前后喇叭裤流行,就是由《追捕》引发而来的。

在这把火烧起来没多久,同样来自曰本的《望乡》也在几天后上映了。

影片中的女记者栗原小卷,把喇叭裤的穿搭再次推向了**。

浦江是哪里?时尚之都,也是喇叭裤最先火起来的几个城市之一。

“真没问题?”江爸还是觉得有点扯:“那什么电影真能帮我们卖裤子?”

江山现在担心的不是卖不卖掉的问题:“爸,厂里真说了,卖一条裤子提一元奖金?”

“那还能有假,四车间虽小,但也有24位工人,”江爸很肯定的说:

“厂长亲自开的口,说卖多少裤子,就把提的钱给四车间分作奖金。”

“你这两天,找时间再跟他咬死这事,最好找人多的时候,人越多越好。”

江山又叮嘱了一遍,目前国内还没有施行个人承包制,或者说还没有公开施行。

私人经商更是连想都不要想,但如果把利润转化为奖金,江山觉得还是说的过去的。

毕竟三万条裤子,即使是一小杯羹,也足以醉人。

之后,江山在江爸的陪同下,在浦江服装二厂逛了一大圈。

那个时代的国营厂大的离奇,衣食住行足不出厂就能完成,食堂、澡堂、广播站、幼儿园……

按江爸的口气:除了没有火葬场,该有的都有了。

路过“小红花幼儿园”时,江山走进去把江小鱼接了出来。

祖孙三人一道溜达着,江向南忍不住感慨:“打明天起,小白也要来我们厂上幼儿园了。”

“好事啊,”江山觉得幼儿园肯定比家里能学到东西:“还是把孩子交给组织放心。”

“也是,”江爸点点头:“一会回去的路上,再买张小座椅绑后座上。”

浦江服装二厂距离市区有些距离,之后三个人兵分两样交通工具,在美术出版社门口集合。

当捆着五箱资料的二八大杠推进大杂院时,天都已经黑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