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八章 如火(1 / 2)
徐州,过去的半年时间是徐州如火如荼的半年。征兵,训练以及各项大小工程的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首先是征兵之事,从年初开始布置征兵事宜开始,各郡的征兵选拔事宜便快速展开和推进。春季征兵计划是3万东府军的员额,但征兵只进行了不到半个月,报名参军的各郡青壮数量便达到了5万之多。
要知道,自从两年前开始,徐州已经采取的是募兵制。便是自愿参军,服役期满可以退5的制度。这种完全自愿参军的制度之下,百姓参军的意愿如此踊跃是令人振奋的。
这当然得益于东府军较好的待遇和荣誉系统,以及这几年不断强化的退5士兵优惠政策,军人家属的优待政策。
但是不仅如此。另1个主要的原因是,近几年不断强化的保卫徐州保卫家园的理念已经逐渐为徐州许多百姓所接受。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也许宣传的口号是空洞的,但是徐州之外的连绵烽火,逃难而来的百姓们痛苦的哭诉讲述,各地战火连绵,饥荒蔓延的实际情形,都让徐州的百姓们受到极大的震动。
那些从北方逃来的人,描述的人吃人的可怕场面,战火中无数百姓死去的场面让他们胆战心惊。许多人本就是之前逃难而来的北地百姓,他们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他们终于意识到,生活在徐州这片地方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同时又是多么并不容易的事情。他们也终于意识到什么叫做参军便是‘保卫徐州保卫家园保卫父母妻儿姐妹兄弟’。那些空洞的宣传忽然间变得具象起来,变得让人容易理解起来。
“你不参军,我不参军,谁来保卫爹娘谁来保卫家。”
“男儿何不带吴钩,誓死卫家保徐州。”
“保卫家园,就是保护家人。”
“军旅生涯,荣耀无限。”
“……”
这些标语和口号在之前或许被人熟视无睹,或许根本毫无感触。但是随着天下大乱,战火纷纷,饥荒和死亡到处蔓延的乱世的延续,人们终于明白了徐州这块乐土的来之不易。
原本活不下去的百姓才会选择参军,求得饱餐和以命博前程的机会。但现在,加入北府军已经成了1种荣誉和使命,1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这1点迅速的成为了共识。
于是乎便有青壮踊跃参军的盛况,各地郡县设立的征兵处人满为患。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姐妹送兄弟,可谓是场面热烈,热情高涨,
李徽本来只想扩军3万,毕竟养兵的负担极为沉重。自己不可能将大部分的财政用于养兵。穷兵黩武是愚蠢的,必须要将徐州的民生发展起来,各项事务都要均衡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徐州的开发和经济活动,得到更多的钱粮财政,才能养更多的兵马。这本是个良性循环的事情。
但现在,百姓参军的热情极高,而鉴于目前的态势,也确实需要更多的兵马以备不测。于是商议之后决定将征兵的员额提高到5万人。并且下令严格遵守征兵条例,年龄必须是十8到3十岁的青壮年,不能是家中独子,已婚的必须有子等等。
即便如此,春季征兵还是迅速的达到了目标。5万新兵从各地来到淮阴,开始了火热的集中训练3个月的过程。之后这些兵马将会进入各地的北府军序列之中正式成为东府军1员。
这样的参军热情,给东府军和徐州1些官员都看懵了。当初李徽实行募兵制,又允许东府军退5的时候,1些人可是竭力反对的,认为这么做的结果极有可能东府军的兵马都跑完了,而且招募不到新兵。现实狠狠的给他们上了1课。他们惊愕之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认识是很肤浅的。
李徽倒是有些发愁,春季征兵多征两万兵马,财政预算上少了1大块,也不知道从何处弥补。目前徐州的财政可不是想干什么便干什么,各处预算可不能乱拨乱划。如果从现在开始便随心所欲乱了规矩,那么以后的各种制度规矩便别想能够有序推行,严格执行了。
不过,如果司马道子能够兑现他的承诺的话,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那日在司马道子的王府之中,他可是承诺了今年要以朝廷的名义调拨十万石粮草和大批物资装备的。就看这厮兑不兑现了。
除了征兵大事之外,今年推进的几项重点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淮阴北淮水大码头在5月里全部竣工。1共拥有2十道栈桥码头,4个超大面积的货物堆场码头。此码头的建成,可供数十艘船舶同时停靠卸货,极限情况下,拥有百艘船只同时停靠装运人力和货物的能力。若以运兵能力计算,1天1夜时间,可将5万兵马运送到对岸,包括随军的大量粮草物资和器械1步到位的运输过淮水。和大桥的通行能力自然不能相比,但这大型的渡口码头的建造完成,贯通了淮水两岸人力物资的瓶颈。战略和民生意义极为重大。
与之配套的几项设施也已经开始运行。从淮水大码头向南经淮阴东城到射阳湖码头的驰道的修建完成,连通了射阳湖水道和淮水水道。徐州内6的船只以及从大江上溯游而上,从邗沟进入射阳湖的船只可以在射阳湖码头停靠卸货,通过则不到3十里的6路转运,直达淮水以北。驰道贯通之后,路程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