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常遇春:长戈所指!杀戮所至!(6.6K求订!)(3 / 4)

加入书签

的。“此人究竟是谁?!”努尔哈赤的目光,凝落在那一道红色闪电身上。但凡是此人所过之处,女真骑兵的人头如草一般被疯狂收割。而那些追随在他身后的骑兵,一个个皆是无畏杀敌,甚至哪怕是断了一只胳膊,也不曾一息停下冲锋的马蹄,不曾一刻停下另一手中挥舞的马刀。这等癫狂式的彪悍,就算是常年狩猎的女真骑兵,一个个都是看的心头打颤。试问,当你看见一个断了一只手,断口处还在疯狂飙血的人,却依旧是红着眼,嗷嗷大吼着纵马挥刀朝你杀来,你是个什么心情?正所谓,冲的怕愣的,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当下这三千铁骑,那就是一群不要命的人头收割者。“父汗,我们必须要退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在努尔哈赤的身侧,大贝勒代善的脸色很是着急。因为对方的目标,显然并不是歼灭寻常的女真骑兵,而是努尔哈赤。最为精锐的八旗护军将努尔哈赤团团围在中间,可尽管如此,在常遇春的迅猛冲击之下,好几次都差点被冲出缺口。一旦缺口被冲开,那就意味着努尔哈赤彻底失去了主动脱身的机会。到时候跑不跑可就不是努尔哈赤能决定的了。努尔哈赤紧蹙着眉头,死咬着牙。他戎马一生,创下大金之基业,亲手打造八旗军,纵横东北。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一战正面交锋,竟然会败的这般快,败的这般匪夷所思,仅仅只是一次冲锋,己方军阵就濒临崩溃。不过,其实想一想,也能理解。在努尔哈赤崛起,尤其是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之中,实在是太顺利了,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难啃的骨头。毕竟李成梁镇守辽东的期间,女真各部基本上都被李成梁捶残了,而努尔哈赤有李成梁送钱送人还给撑后台,那自然是统一的顺风顺水。而等到李成梁下台之后,整个辽东从里到外又都烂透了,十年换八个辽东总兵。曾经纵横关外的辽东兵,除了辽东铁骑还保留有些战力之外,其他基本上都已经跟纸糊的差不多,对已经成了气候的努尔哈赤根本无力压制。正是因为崛起的过程太过于顺利,正是因为八旗兵在东北这块地方无往而不胜。以至于努尔哈赤一直都是自信的以为,他亲手打造的八旗军,在正面交锋之上,已经成为了这世上最强的军队,并且没有之一。依靠自己手中这支八旗兵,足以横行天下而不败。只能说,人一旦安逸太久,自然而然就会放低了要求。若是搁在乱世,举目望去,到处都是人吃人,努尔哈赤的八旗兵还真不一定够看。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三国时期,曹老板在忙着抢地盘的同时,捎带手的功夫,就能把北边吃草的匈奴给摁的服服帖帖。其他乱世之时,亦是如此。除了石敬瑭这种里通外国的贼子之外,中原乱世之时,游牧民族根本没有趁虚而入这个说法,因为压根没法趁虚。你这些在草原上放羊的彪悍,可乱世中的中原兵那不叫彪悍。那叫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鸡头勉强可以和凤尾碰上一碰,然而努尔哈赤现在遇上的并不是凤尾,而是凤首,结果自然就是被碾压在地上疯狂摩擦。“父汗!”爱新觉罗·代善连续急声催促。显然,这会这位大贝勒已经快要坐不住了。现在摆在努尔哈赤的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立刻在八旗护军的护卫下跑路,这样还能保留一部分主力,留下其余的骑兵断后拖住这群不要命的人屠,至于还在更后方的两万多步兵,已经没有办法顾及了,只能说冲出一部分是一部分。二,与这帮不要命的家伙鏖战到后方的步兵追上,前提是如果没有被直接打崩的话。当然,明军的两路大军大概率也会同步追上。然后索性摆开阵势,拼了。只不过这种拼法,属于是前后夹击之战,大概率要直接寄。努尔哈赤死死咬着牙,一双眼都在充血,他自个心里当然清楚这两种选择,以及这两种选择带来的后果。这两种选择,不论他最后是选择了哪一种,都意味着他这几十年来的积累,几近毁于一旦。往后想要再东山再起,何其难也。忍气吞声的苟了大半辈子,给李家父子当奴做狗,好不容易才最终取得了信任,做了一波二五仔,这才最终积攒下这份偌大家业,眼看距离自己梦想中的千秋伟业就差那么几步了。不甘心,他不甘心啊!这人究竟是谁?究竟是谁啊!老奴内心在狂号,目光死死锁定在常遇春之身。努尔哈赤自己就是骑将起家,他自然很清楚,这一支明军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恐怖的战力,核心因素就是这个人的存在。他将脑海中的明将统统过了个遍,都没有找到这么一号猛人,甚至连个类似的人选都没有。若是早知道明军有这么一号猛人,他必然会早先制定应对之策。紧紧攥着马刀刀柄,努尔哈赤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显然,他内心在抉择。而剩下的时间,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了。现在还有得选,再犹豫几分钟,两个选择都是没得选。…………………………洪武时空,醉仙楼。一众天子储君,此时都是优哉游哉的坐在座位上,一边看着中路军的战况,一边啃着刚刚杀的瓜。毕竟现在的洪武时空正值夏日炎热之天。季伯鹰可以免疫寒暑,但是这些天子储君不行。尤其是三个朱高炽这种吨位大的怕热,在位置上坐久了就是汗哗啦啦的流。吃块瓜解解暑,以免上头。老朱阿标没有什么感觉,他们都是见识过常十万之勇。可是从朱老四和老朱棣开始,就一个个已经看傻了,他们看书的时候知道常十万很猛,但是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