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加入书签

汤婵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她头痛欲裂,浑身上下都难受得紧,眼皮子沉重连眼睛都睁不开。

耳边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忧虑道:“高烧退不下来,怕是不好。”

他叹了一口气,“尽人事,听天命吧。”

这声宣判过后,一个妇人的哭声随即传来,汤婵浑噩中有种不妙的预感。

还不等她抓住这一丝清明,陌生的记忆排山倒海般涌来,汤婵直接晕了过去。

这一晕就是两天,期间汤婵像是看电影一般,把一位古代小姑娘的生平看了个遍。

汤大小姐,年十九。父亲汤远山出身寒门,天资聪颖,及冠时得中举人,入国子监,并迎娶了庆祥侯府的庶房女儿庞氏为妻。夫妻二人伉俪情深,琴瑟和鸣,结缡三年后喜得爱女,取小字宝蝉。

汤大小姐七岁时,汤远山进士及第,外放任知县,连任两届,政绩斐然,受百姓爱戴,后升为杭州府通判,转年又升为同知。

汤家虽比不得名门望族一般大富大贵,却感情深厚,生活和睦舒心。汤大小姐是家中独女,自小得父母爱护,父亲还为她订了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汤大小姐与未婚夫情投意合,只等着及笄便出嫁良人,相夫教子。

谁料世事无常,三年前,汤父突发恶疾,撇下悲痛欲绝的妻子女儿,撒手人寰。汤家并无有力亲族可依,汤母虽是出身侯府,却是早早分家出去的庶房一脉,汤家无人支撑门楣,立刻破败了下去。

与汤大小姐有婚约的祝家出面帮忙操办了丧事,然而等母女扶柩回籍归来后没过多久,祝家便上门以“汤大小姐需要守孝,家里的哥儿耽误不起”为由,委婉提出了退亲。

话虽如此,但汤母心里明白,世人逢高踩低,趋炎附势,自家已经落魄,对方想要结一门更有力的妻族才是真。

齐大非偶,这种情况下,就算捏着婚约不松口,女儿嫁进门也过不了什么好日子,汤母没有多犹豫,解了婚约。

至此,两家本还算相安无事,可等汤大小姐守过孝期,汤母开始另为女儿择选亲事时,祝家那位前未婚夫却不知昏得哪门子头,竟寻上门来,诉了好一通衷肠,说当初退婚一事是家中逼迫,实非自己所愿,他不忍见明珠蒙尘,依旧愿意娶汤大小姐,只是要委屈她为侍妾云云。

汤母被这一番话气得浑身发抖,几番强忍,才没有举起扫把直接将人赶出去,两家就此成仇,最后的面子情也没留下。

若此事到此为之也就罢了,偏偏祝家少爷的新婚妻子周氏偶然得知了丈夫的念头,竟不分青红皂白,将汤大小姐记恨上了。

她开始暗中宣扬汤大小姐行为不检,勾引有妇之夫,又有命格不好克父克兄弟等等之说,流言很快便传了出去。

周家是本地望族,周氏的父亲虽然只是个百户,隔房一个叔叔却在京中做官,他的长女姿容秀美,被选进大皇子府做了侍妾,极得宠爱,还因生育有功被提为侧妃。

如今中宫无子,彭贵妃所出的大皇子居长,又素有贤名,只待正妃诞下嫡子,便能成为名正言顺的储君,周家堂姐如今是侧妃,以后便是贵妃。

有这等靠山,普通人家自然不愿意与周家做对,祝家也保持沉默不语,任由谣言四起。

反观汤家顶梁柱去世,门楣落魄,孤儿寡母人人可欺,闭着门都能听到外头纷纷扰扰的言论。

汤大小姐自小被父母保护得太好,性格天真柔弱,自父亲去后,几番世态炎凉,让本就心思敏感的小姑娘再也承受不住,病倒在床。

汤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春日,汤母带着身体好了些的汤大小姐到城郊散心游湖,却没想到一个错眼,汤大小姐竟趁着汤母和丫鬟不注意投了湖。

虽然很快被人救起,可春日湖水寒凉,汤大小姐又是典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身子本就不甚康健,受寒后更是高烧不退,兼之存了死志,小姑娘就这么香消玉殒,等这具身体再醒来,瓤子就换成了现在的汤婵。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汤婵寒窗苦读十二年,从十八线小城镇考到一线大城市,毕业后又不分昼夜奋斗了十二年,攒够存款实现县城财富自由,安安心心准备辞职回老家躺平。

眼见着美好的退休生活向自己招手,穿了。

烛光摇曳,汤婵盯着古色古香的床帐,生无可恋,好想骂娘。

她闲暇时会看看网文,自己却从来不想穿越,这简直跟一睁眼发现自己被拐卖到贫困山区给老光棍当媳妇一样惊悚好吗?

就算运气好,投个好胎成了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小姐,可古代物质匮乏,高门大户饭桌上的东西可能还不如后世普通人来得丰富,更别说古时医疗落后,任你是皇帝,小病小痛也可能一命呜呼。

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产品,没有空调地暖,最可怕的是身为女人,人身、恋爱、婚姻没一个自由,不仅要盲婚哑嫁,一辈子看一个男人脸色,还要为了所谓的血脉香火,一次又一次地在产床上闯鬼门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