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装乙等师(2 / 3)
日军。
这个时候,经过战火的考验,国民党军队各级部队战斗力的差异就很明显了。
中央精锐师的战斗力最强,在不满编的情况下,基本能有1万~1万2000人。一个半中央师在作战意志坚定的情况下勉强防守住一个日军师团的进攻。两三个中央师能依托阵地对抗日军一个师团的猛烈进攻。(日军主力师团的人数约为2万~2万2千人,当然不仅仅是作战部队,还包括支援部队。国民党军队各级编制内的支援部队少一些。)
至于经过整编的甲等师,两个师能守住阵地,三~四个甲等师才能依托阵地抵挡住一个师团的猛烈进攻。
乙等师的战斗力就非常尴尬了,既没有慷慨无比的中央优先拨款,也不在整编精练的序列,甚至人员都不足,一个师6~8000人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而装备更是低劣,大炮就那么几门老掉牙的货'色',不少还是原来的地方军阀自己掏钱买的,步枪更是从汉阳造到沈阳造,一个师里面能找出四五种型号的步枪,在以前的军阀战争中,打仗前需要先凑齐这好几种型号的子弹,然后边缴获边战斗,每打一次仗都是战斗的时间远不如逃跑或者畏畏缩缩的时间多。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作战力极其低下。
从报告上看,张蜀生反而感到有些意外。包括宋哲元、韩复渠所部在内的参加津京会战的乙等师,作战的意志其实并不差,至少远远比当年军阀内战的时候强得多。一些当了十几年兵的老兵油子,居然有种抱着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也不知道是主力部队打得太惨,刺激了这些人的那颗沉寂多年的男儿熊心,还是刺激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总之,这些部队虽然装备差,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投降、逃跑的迹象,反而在宋哲元等人的约束和严令下,积极作战,一边打仗,一边捡日本人的枪支弹'药'来使用,甚至不少乙等师的士兵,还备有一把大刀用来和鬼子拼刺肉搏。
这些乙等师是最可怜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补给优先给中央精锐师和甲等师,有多余的才视情况给他们补充一些。宋哲元拉着韩复渠,两人跑陈诚的军部腿都快跑断了。结果各自要到了2000多条三八大盖和一些掷弹筒,这还是陈诚在廊坊缴获的日械装备。
“嘭!”
看到这里,张蜀生猛地一拳头砸在桌子上,一股无边怒火,想发作却又找不到地方发泄。怪蒋介石吧,蒋介石也算是尽力了,不论以前如何,如今却是在认真抗日,对乙等师的补给不力,也确实是因为南京国民'政府'过于拮据。更不可能怪宋哲元和韩复渠,两人地方军阀出身,能拉起队伍上战场就不容易了,你要硬说某某可能亏空了军费,可如今已经上战场了,他们吃掉的那些,总买不回来一个师装备的。
总之一句话,不是谁的错,而是整个民族太落后,加上年年混战,生产力降低到了一个可耻的水平。最终导致这些抗日的将士们,只能拿着最落后的武器,用满腔热血加大刀去阻挡日军。
张蜀生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不论如何。
“让后勤部的周端正部长来一下。”放下文件,张蜀生拿起电话,让秘书叫来后勤部的周端正。
不时,周端正来到办公室。
“报告。”
“进来。”
张蜀生刚才大概算了算,要想改变一下这些乙等师的装备水平,西南还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只是看做与不做。是假清高,站在政客的高度,本着不是自己人,管他去死的态度。还是以国以民为本,以抗日为本,支援一下这些连子弹都限量下发的部队,让他们少一些伤亡,让那些盼着儿女归家的广大父母亲们少死几个儿女,少出现一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
张蜀生觉得,这完全不用犹豫,自己不是成功的政客,但一定要做一个有利于民族的领导人。如果是肮脏的政客,自己和那些所谓的万万岁,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先看看这份前线刚发回来的战场通报。”
“是,总长。”
周端正额头全是汗,作为后勤部长,战场方面跟他有关的无外乎就是后勤补给,见总长不动声'色'地递给他一份前线发回来的战报,他不禁有些忐忑,难道是后勤补给方面出问题了?还是武器装备出质量问题了?
作为整个西南军的后勤管家,他这个职务不算显赫,但绝对是最如履薄冰的职权之一。方方面面,哪怕出一个问题,也会影响大局。
拿到战报一看,没想到却是关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报告的,这让他隐隐猜到了一些,能走到这个位置的人都不是庸才,看总长的意思,应该是要从西南来想些办法了,“总长,从战报来看,国民党的乙等师确实装备很差,从而导致了许多本不应该的伤亡。”
“嗯,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中国人就吃够了武器落后的亏。从大刀长矛,到高价买洋货的洋枪洋炮,再到洋务运动,赔本办实业。说到底,许多人还是认识到了武器落后,国家落后带来的巨大危机。”张蜀生指了指周端正手中的战报,“从战报上来看,宋哲元和韩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