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2)
斟酌多日的南下之行终于启程了,为了避免声张,引人注目,满朝文武大臣便在金殿外恭送,睦衍在百官参拜之下坐上马车,众官也随之各自坐上了马车。
南下之行,多是水路,因此睦衍等人大半都在船上。
闵元因为先前在府中,与睦衍有些冲突,见面时不免有些局促,好在睦衍态度如常,令闵元心中稍宽。日间只跟着其他官员朝暮问安,其余时间皆在自己的船舱中静坐。
闵元这次出行并未带任何随侍的人,舱上的侍女也是宫里临时安排,奉命随行侍候的侍女。起初侍女言行皆有些拘谨,待过了几日,发现闵元性子随和,便也放下了心。
连日来,闵元都在船上看着两侧的流水,远处的青山,看得厌烦了,便在舱里找点事做。
她逐一打开府里带出来的包袱,发现里面竟包罗万象。五颜六色的包袱中,装了闵元平日爱吃的点心,惯用的茶具,正在看却还未看完的书籍,平日服用的补品,一旁还用纸条注解了一日的剂量……”
闵元一一看过,叹了口气,坐回床沿上。
她在大周多年,唯一说得上亲近的人便是府上的家仆。虽说当时都是睦衍太后等人派过来监视她的人,但毕竟主仆一场,朝夕相处数年,总还是有些许情分在。
她来时把历年攒下的一些银子皆都存到了城内当铺中,等过了指定日期,银子都会分给府上家仆。
过了四五日便来到了南方一个叫林安的县,南巡便从这里开始。虽说林安与江南腹地杭州相距甚远,但是山清水秀,桂花飘香,江南水乡的特征总还是明显。
一行人到得林安码头时,早有当地官员过来等候。睦衍同众人随即下了船。
众人恭敬地行叩拜大礼,睦衍道免礼,众官便纷纷起身。
闵元这时才看清为首的官员,内心不免一惊。竟是辛评。
闵元一时之间,几乎未能认出来。辛评黑瘦了许多,想是淳安治水日夜伤神,颇为劳累。但辛评神色之中倒是多了一股果断刚毅之气。
辛评道:“辛评接到王歆大人书信,奉命在此恭候圣上大驾!陛下南下这些时日便由辛评在旁侍候。”
睦衍点点头,辛评便又转头笑向闵元道:“闵大人,别来无恙。”
闵元不由笑道:“辛大人,好久不见。”
辛评早早便安排了下榻的地方,待从酒楼用完晚膳后,睦衍便提出要在城内逛逛,感受一下当地百姓生活,体察一下民情。
城里忽然来了这么一支光彩照耀,衣饰华贵,举手投足间皆着散发气度魅力的队伍,自然引人注目。街上摊贩皆把他们认做外地来的富豪。纷纷吆喝起自己摊上的货物。睦衍在其中,尤为引人注意。来来往往的行人频频回首,目光都望着队伍上首的睦衍。
闵元行在路中,隐隐感觉到众官及暗卫的压力,心里不免生起些许同情。
闵元轻轻笑了笑,忽见身侧货摊上锦绣荷包,同心结满目。
闵元一时愣住。
摊主见闵元盯着她的摊子看,便拿起其中一只荷包笑盈盈道:“小娘子,买一个回去吧,吉祥如意!”
闵元回过神,神色一冷,拒绝道:“不必了,我不信这个。”
正欲转过身去,睦衍不知何时走到了身边,笑着拿过荷包,递给闵元道:“拿着吧,吉祥如意。”
闵元愣了愣,只好收下。
众人便走边看,跟随睦衍的侍从手上渐渐提满了东西。
看得出来,睦衍很满意。闵元记得,她当年归降之时,领着归降的残部去往京城时,路过此地附近,那时一路所经城镇大都一片荒凉。短短几年,竟变得如此繁华。新政推行具体成效可想而知。
众人一连逛了几日,到得第三日,总算得了些许空闲,闵元到房中刚喝了口水,就有人敲门,原来是辛评。
辛评拿着一些当地特色吃食,笑道:“大人,连日繁忙,还未问候大人近况。”
闵元忙迎进来,命人看茶。辛评笑着问起闵元近况,而后又问起府上家仆近况,闵元一一答过。
待到最后,辛评问道:“据说,都是因为王歆大人赴南晋剿贼,才未能侍驾在侧,南晋也太嚣张了。”
闵元道:“南晋无法无天,当地地方官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都不敢得罪香会。无法,陛下只能派王歆大人去了。”
辛评点了点头:“那道是。”
闵元道:“我听你在淳安治水安民,甚有功绩。公务固然要紧,可是也要顾及生活,我看你如今比之在府中,消瘦了许多。”
辛评叹了口气:“岂能与大人府上作比较,往日无忧无虑,只懂得埋头读书。如今为朝廷做事,刀光剑影见得多,自然风霜满面。”
两人聊了片刻,辛评便又着手去准备睦衍膳食。
到得次日午时,睦衍派出去的三个人都各自呈上了密折。睦衍这几日在城里乱逛之时,暗中派了三个互不知晓对方存在的人在城中暗访当地物价,百姓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