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 天大的惊喜(2 / 5)

加入书签

今日,新任幽州刺史已经走马上任,说明此事已告一段落,已成定局。

……

今日。

神都。

宫城。

御书房。

女皇正与诸位宰相商议军政要务。

商议的是“从蜀国购粮”之事。

数十日前,苏贤刚入神都,一日之内便从含嘉仓城废墟下挖出数百万石粮食,一举缓解了大梁极度缺粮的危机。

按理来说,大梁将不再需要从蜀国购粮。

但女皇高瞻远瞩,对蜀国使臣的无礼之举不予追究,其目的便是为了能继续从蜀国购粮……确切来说,是为了筹备军粮!

为应对辽国举兵南下!

苏贤从地下挖出的那数百万石粮食,只能勉强保证全国百姓不被饿死。

俗语有云,大军出动,粮草先行,一旦打起仗来,那数百万石粮食远远不够……等到那时,还是会有普通百姓饥饿而死。

女皇身上缺点很多,但爱民如子是一个优点。

为了普通百姓不被饿死,为了筹集到足够多的军粮,她生生忍受了蜀国使臣与蜀帝的无礼之举,派人去蜀国重新洽谈购粮事宜。

当然,这次她有了底气,整个大梁朝廷都有了底气。

再也不会任人拿捏。

而这份底气,来源于苏贤从地下挖出的那数百万石粮食……

十余日前,梁蜀两国重启谈判,经数日的紧密磋商,终于谈定一个对双方都合理的“购粮方案”。

此次小朝会,便是为了最终敲定这个方案,然后尽快实施。

这件事拖延不得。

女皇近日身子其实略有不适,但也强忍着召开小朝会。

小朝会持续不间断,足足两个时辰之后,那份“购粮方案”终于敲定,至此,女皇已经身心俱疲。

“今日诸位爱卿都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吧。”女皇当先起身,准备回后宫休息。

“恭送陛下。”众臣也松了口气,终于忙完了。

“……”

恰在此时,一个小太监进入御书房,禀道:

“启奏陛下,派往南陈的使臣已经返回。”

话音落后,御书房中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女皇发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呆,方才想起“南陈使臣”这一档子事。

当初,她之所以派出南陈使臣,其实是因为苏贤之故,苏贤信誓旦旦,说有办法说服陈帝与大梁合作抗辽。

女皇格外恩宠苏贤,既然苏贤想试一试,她便随口同意。

当然,两国相交,必须走“派遣使臣”的流程,女皇当天便安排了此事……随后,日理万机的她渐渐忘了此事。

直到现在。

女皇恍然之际,御书房中的宰相们也纷纷明悟,渐渐想起的确有这么一档子事。

但宰相们大多沉默,尽管此事在他们眼中是妥妥的多此一举,南陈一行必定失败!

可这是女皇的主意!

他们尽管心中诽谤,但却不敢表现在外。

原来,女皇并未向朝臣透露,联合南陈抗辽的主意,其实是苏贤提出的,兰陵公主也不知道。

兰陵公主本着关心母后的心思,出列禀道:

“陛下已经忙碌了一整天,想必早已累了,那什么南陈使臣……见不见都无所谓,陛下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臣等附议。”尚书六部的宰相,甚至钱中书、刘侍中等人也纷纷附议。

“嗯。”

女皇点了点头,举步便往御书房外走去。

她其实很累了。

加之已经预料到接见南陈使臣会是什么结果,何必浪费那个精力呢?

南宫婉儿等女官恭敬跟随在后。

不过,女皇走了没两步,忽然脚步一顿,因她想起派遣使臣源于苏贤的建议,使臣都从南陈回来了,不见一下似乎……

好吧,看在苏贤的面子上。

女皇扭头太监问道:“使臣现在何处?”

太监禀道:“使臣已在宫门外恭候,等待陛下的召见。”

女皇立即回身,重新坐上龙椅,使臣已到了宫门外,的确应该见一下,于是忍着疲惫吩咐道:

“将使臣带来御书房。”

“遵旨。”

“……”

群臣见此,也就耐着性子站在御书房中等候,反正最多也就一盏茶的功夫,不耽误事。

少时,使臣来到御书房,他们风尘仆仆,连日来的赶路,让他们看起来格外憔悴,见到女皇纳头便拜: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平身。”

女皇面无表情。

虽然知道使臣们失败而归,但早就预料到了结果,所以谈不上生气,她只想早点结束这一切,返回后宫沐浴休息。

群臣也是眼观鼻鼻关心,旁若无人,对使臣更是视若无睹,心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