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二地争功(上)(1 / 2)
听了天启的这番话孙承宗才明白原來天启也喜欢更多的国土,只不过他不喜欢做无用功,宁愿一点一点少占也不愿意占得多丢得快,属于做事稳健的实用主义者,不过想一想也对,当年成吉思汗的军队据说已经打到极西的海边,收割了无数的耳朵也搜刮了无数的金银,但现在那些占领过的地方还是沒占住算是空欢喜了一场,割下那么多人耳朵也沒见蒙古人的后代成为三只耳,搜挂那么多金银也沒见后代子孙富得冒油,好多人还穿着老羊皮在喝西北风啃沙子,
孙承宗热切地说:“臣知道皇上担心军队不受控制,所以不愿意把威力大的武器大范围装备,臣想既然文官能够经过不断教育培养忠诚度,军队里的军人想來也能够对其不断教育,当然这人分为好几等,是否可以先教育后看效果,那些通过教育达到绝对忠诚的士兵,臣认为也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天启经过长久分析发现要令人忠诚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长期教育最好是从小开始教育也就是洗脑,因为那时候人比较单纯像一张白纸正适合树立其人生观增加忠诚度,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给其长期的可见利益,也就是相当于摆上一口大锅告诉大家都可以在这锅里舀饭吃,这时候因为利益原因想把这口大锅砸了的人就会少很多,但是对军人方面天启觉得这两办法都有缺陷,利益会使军人牵挂太多,教育如果不小心会使军人变得想法太多不单纯,
不过天启见孙承宗很是热切,也不忍心拒绝于是说道:“开始朕让倪元璐一边造炮一边寻找合适的人,先生有心的话就请先生负责寻找人这一块,先要有点底子然后经常培训,说不准倪元璐的新装备搞出來后先生培训的人也凑齐了,到时候如果有效果我们再扩大规模,先生你看怎么样,”
见天启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孙承宗不禁大喜,说道:“多谢皇上臣一定把这事做好,”
在回乾清宫的路上天启还在暗暗摇头,他从心里不赞同孙承宗的想法,只是为了给孙承宗一点颜面,同时也是让他有点具体事情做,天启认为一个合格的军人身上必须有血性,也就是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气势,只要还剩下一口气哪怕面对再多再狠的敌人都不会放弃抵抗,这样的军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合格军人,假如通过不断教育不断洗脑不断压制其无所畏惧的天性,就算培养出一大批乖宝宝似的军人,他们身上的血性还有多少呢,
天启也知道为了培养士兵的忠诚度就必须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教育,但最好是在其小时候就给他们刻上烙印,长大了再去教育效果不是很好说不准还会适得其反,教得多了不要说听的人觉得虚假连说的人也不相信自己的话,对士兵只需要做到恩威并施保证公平,分类使用不行就换人才是正道,孙承宗带兵多年不会看不到这些,有这样要求可能是因为他最近太闲了,
却说倪元璐回到家中时见他两个老婆正在嘻嘻哈哈地说话,两人脸上都红扑扑的好像正做过体力活,倪元璐值得心慰的是他的两个老婆关系很好,而且可以看出这种关系好不仅仅是流于表面而是真心,可能是因为两个人年纪都不大而且性格都比较开朗的原因,见倪元璐回來他两个老婆都过來帮他接东西,一边问长问短一边不断告诉他一些新鲜事,什么宁德公主的女儿长牙了,什么有人想跟倪家结娃娃亲,让倪元璐感到这两老婆就像自己的两个女儿,
大老婆王氏在宁德公主府做女长史,见倪元璐对她们的说话只是简单地‘嗯啊’两声明显是敷衍,于是问道:“听说相公又在研究什么新东西,是不是又遇到问題了,”
上次倪元璐做手雷时沒有在家里注意保密,结果被女真探子发现了导致他老丈人被杀,后來他注意了这些在家里就很少漏口风,见王氏又在询问就想找个借口推托不说,但想了一想后想起上次锤兵的想法还是王氏的建议,说是从评书里想到的,可见王氏还是有一定的学习借鉴能力,他点了点头说:“确实有个小问題但不能给你明说,比如说把一个点上一点的小球向上抛,需要这小球每次落地时都砸在这个点上,你有什么好办法,”
王氏本來随口一问哪知道倪元璐顺口就提出了一个问題,王氏有点沒想好转头看了看孙氏,孙氏就是倪元璐因为王恭厂爆炸捡回來的小老婆,孙氏本來是书香门第出身的腼腆女,无奈之下嫁给倪元璐一直有些羞涩,嫁來倪家两三年后生了两个娃胆子也大了,见王氏看向她就说道:“这个简单啊,我跟姐姐开始踢的毽子不就是每次落地都是同一点吗,只需要在反方向加几根羽毛就行,”
倪元璐原本也沒想到能得到答案,谁知道一问还真有人知道还说很简单,于是说道:“看你们头上冒汗原來是在踢毽子,快把毽子拿过來我看看能不能从中得点启发,”
当小丫环把毽子拿过來倪元璐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毽子上面固定了几根羽毛,抛在天上向下落时羽毛轻一些肯定向上,保证重一些的毽子底部落的时候一直向下,倪元璐想如果在手雷某一点安装上撞击点火装置,在反方向上安装上轻巧一点可以校正方向像羽毛一样的东西,就可以保证手雷每次落地时都撞击在设定好的那一点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