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1 / 3)
历史上的一片石大战,最后因为蝴蝶效应变成了葫芦河大战。
李自成带去的兵马比历史同期多了五六万,最后一样惨败,逃回来的也没比历史同期多多少,这就相当于额外净亏了至少五万士卒。
当然,对面的敌人损失,也增多了一些,而且构成比例也有相当的变化。多尔衮毕竟最后是在葫芦河边、试图半渡而击李自成时,跟李自成的背水一战部队发生了血拼。
哪怕闯军当时已经士气低落,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想着过河逃生,没有战意。但剩下死战敢战的那部分人,拼命一搏还是给多尔衮造成了不少的伤害。
尤其最后一战过程中,双方是已经在葫芦河两岸摆好了阵势稳扎稳打对攻,原本运动战中很难派上用场的红夷大炮,最后也都能在阵地战中充分对轰。加上多尔衮失去了偷袭之利,对方是算准了多尔衮肯定会下场,有心理准备的。
种种因素加持之下,吴三桂那边前前后后损失了一万左右的关宁军和河北边军,多尔衮那边也伤亡了超过六千骑的满八期精锐骑兵,还有更多的蒙古骑兵,以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汉军旗步炮兵。
吴三桂和多尔衮前后一共伤亡了三万人,硬生生啃掉了李自成的十四万主力。其中被歼灭、溃散追杀、包围俘虏的大约十二万,只有两万人零零散散突围归队,回到北京。
经此一战,李自成也是彻底丧失了在河北站稳脚跟的可能性。随着山海关和燕山防线的失守,河北平原一马平川的地形,注定了是无险可守的。
李自成想重新组织起防御,至少要往西退过太行山,然后依托太行之险守住山西,或是往南退过黄河故道,依托济水等原黄河主要河道隔河而守。
不过,破罐子破摔的李自成,显然也是跟袁术一样的脾气,想要灭亡前登顶爽一把。
来都来过北京城了,好歹走上过人生巅峰了,如果不彻底一点,把想过的瘾都过足了,就直接灰熘熘闪人,那不太亏了?
所以,明知肯定会丢掉北京城,李自成依然如历史惯性一样,选择了“趁败称帝”。
二月十四的决战之后,他快马加鞭三天逃回北京城,然后找到牛金星,表示会封他为丞相,让他即刻筹备开国登基的大典。
而此时此刻,他从葫芦河战场逃回来的两万败兵,都还没全部赶到北京城呢。天津卫、香河县、大沽口等地的大顺政权地方守军,也还没来得及收缩,一切都可谓是非常混乱。
但李自成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牛金星也是焦头烂额,只花了三天筹备,
这三天里,前线败军和天津卫、大沽口等地驻军才渐渐回撤到北京,形成了“一边筹备开国登基,一边断手断脚的前线溃败部队陆续哀嚎进城”的奇葩场景,人心惶惶。
二月二十,准备得还非常潦草的登基大典,就迫不及待的举办了,甚至来不及挑个黄道吉日。
而即使到了这种窘迫时刻,李自成骨子里的自卑和报复社会,也依然没有收敛,反而愈发暴露。
他嫌弃自己造反流窜期间续找的妻子不够体面,无法母仪天下,于是在宫里找了个姿色还不错、但没被崇祯宠幸过的女官,名叫窦美仪的,在登基大典前先封为闯王妃。这样登基大典上,也就有了个可以册封为皇后的女人。
只能说李自成这种自卑,已经刻进了骨子里,一定要从崇祯将宠幸未宠幸的女人里选一个,才觉得能给他脸上贴金,他自己糟糠带来的都质量不行。
而登基大典后,李自成也仅仅只在北京城里大宴群臣了一天、当晚以皇帝身份在紫禁城里又睡了一夜,过过皇帝的瘾。
第二天起来后,他就一把火烧了紫禁城,最后纵兵屠掠一番,然后带着全部部队,以及拷饷所得剩余的大约七千余万两白银、数百万两黄金,撤退前往保定、真定方向,再由真定穿越太行八陉中的黑山陉回山西。
紫禁城在大火中焚烧了数日,李自成撤走后两天,多尔衮的追兵终于击溃了沿途被抛弃的大顺政权外围阻击部队,杀进了北京城。
多尔衮虽然是蛮夷鞑子,但不得不说,他在保护北京城方面,还是做得比李自成要不那么禽兽一点——他立刻组织人手,对尚未烧尽的紫禁城实施救火。此后还安排人手修缮,想作为清国未来的皇宫。
所以,有一说一,后世不少明粉说“鞑子被赶出紫禁城也是因果报应,这也不是他们家修的,是朱棣最初修的”。但实际上,明末时,明朝皇帝修的那个紫禁城,至少有一半以上,是被李自成那把大火给烧毁了。(此为史实)
只有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处主要宫殿是被多尔衮完好接收的,剩下都被李自成烧了,是后来按照原本的礼制重建的。(紫禁城外围的城墙、城楼、角楼也都没烧,但这是因为这些防御性建筑和城墙是石头造的,跟木结构的居住性宫殿性质不同,烧不起来)
李自成的末日疯狂,可谓是把“得不到就毁掉”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顶点。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必须提一句,那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