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改革考试制度,不再独尊儒学(1 / 2)
德川家康在如此感叹的时候,麻贵所率明军则在休整多日后,继续向京都御所方向挺进。
京都御所自然是天皇所在地。
日本也一直以自己为天下,而也有自己的皇。
朱翊钧自然是不允许倭人这么封闭的,而将自己所生存的区域认为是整个天下,更不允许,日本这块地方还有另外的皇族存在。
所以,朱翊钧以礼乃国之大防为名,早就要求麻贵不能留一个倭人皇族性命。
麻贵作为朱翊钧的亲信大将自然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朱翊钧的决议,在夺取京都后,就让京都地方血流成河,没有留下任何一皇族之人。
天皇更是被押回国,等着被处死。
而麻贵在占领京都后,则继续往江户方向挺进。
随着德川家康麾下的大名纷纷败退,德川氏内部的主和派渐渐占据了上风。
尤其是在酒井忠次和酒井家次等主战派被伊达政宗联合德川家康本人杀害后,德川家康就正式让伊达政宗为使者,来跪见了麻贵,且请求麻贵看在为使众多生灵免遭涂炭的份上,接受他们的谈判,先停止征讨。
麻贵同意了伊达政宗的请求,且向朱翊钧上本,禀报了此事。
因为朱翊钧早已授予他可以相机决断的权力,且明确告诉他,如果德川氏等大名愿意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接受大明的统治,则接受他们进行和平谈判。
无论如何。
大明的普通士兵也是人。
因为按照新礼,能不让士兵去拼命送死,自然是不能让士兵去拼命送死的。
更何况,大明也希望日本真的因为战争而人口锐减的太厉害。
当下大明无论在科技还是人口上,对日本都是绝对的优势。
大明征讨日本为的是扩大对日贸易市场的规模,能让日本给大明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不是真的要完全消灭日本土人,尤其是日本贵族,只是要消灭日本本土的文明,实现文明的统一。
“只要他们肯接受汉化,接受大明的统治,就可以接受他们的谈判。”
朱翊钧在收到麻贵的章奏后就做出了这样的谕示。
王锡爵因而奏道“接受这两点,不仅仅是嘴上接受了这么简单,意味着要献出全部土地,献出全部附属家臣和奴隶,从此只能做一富家翁,这对他们而言,只怕难以接受。”
“不接受就只能杀掉!”
朱翊钧沉着脸说了一句,就道“本朝凭本事夺来的土地,只能给有功者!”
“至于他们的家臣和奴隶,之所以要献出来,是要证明,他们已经不再是贵族;既然他们连贵族都不是,有什么资格拥有奴隶?”
“就这么给他麻贵发御批。”
朱翊钧说后就出了殿外,看向了外面。
王锡爵等这里则拱手称是。
“两京铁路建造的事进行的如何?”
朱翊钧接着问起了两京之间铁路建造的事。
王锡爵回道“已经开始建造,大量原河道上的纤夫漕工,变成了造铁路的民夫,但现在有个问题是,下苦力的民夫,我们虽然不缺,但很缺技术精湛的工人,毕竟铁路从钢铁冶炼到锻造、再到铺设等,皆需要有足够多的技艺精湛者参与,不是说,抬几根铁块就能变成铁路。”
王锡爵说着就又道“所以,陛下,臣等认为,应该继续加大力度建设新学堂,培养工匠。”
“是得多建设一些培养技术人才的学堂。”
“大明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只是需要会做官的人才,而是大量需要各类技术人才,甚至还要有新的筛选人才的机制!”
“科举制只是作为选官的考试制度,选不出所有的人才。”
“所以在人才的考选上,要彻底改革一番,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朱翊钧突然说出了要建立新考试制度的看法。
在王锡爵一旁的沈鲤先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翊钧回头看了沈鲤一眼,然后笑道
“应当选官归选官,选人才归选才!”
“事实上,从科举制度出现开始,就把这两者混淆了。”
“在科举制度建立之初,帝王与其说是选人才,不如说是通过科举把控人才。”
“所以才有了唐太宗那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我们现在应该把科举留着作为选官的考试,而另立一种考试制度,作为考选认定某项人才的制度。”
“这样人才可以去参加科举当官,也可以不参加科举直接去获得相应职事。”
朱翊钧这时说后就看向李成梁、王锡爵、沈鲤等人“诸卿以为如何?”
“请陛下明示。”
众随扈公卿这时回了一句。
“简单!”
朱翊钧回了一句,就道“科举只保留会试和殿试且与吏部的考选合并,会试录取的就可以做官,殿试结束后依旧授予进士身份。”
“而乡试改为高等学堂统一考试,可简称为高考。”
“所有合格通过高考考试者,皆授举人身份,举人可以直接做官,也可以不做官而直接在社会上谋职。”
“而院试改为中等学堂统一考试,可简称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