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跟这帮虫子一起,搞不好政治(2 / 3)

加入书签

康后,深感现有国策无法组织好边民开疆,如南下岭南之客民,哪怕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依附于客户豪强,要不然面对广府人的抵制,小门小户之人不亚于自掘坟墓。

类似情况,毫无疑问是在让世家豪强们天然坐大!建康中枢面对这样的情况,既是有心无力,也缺乏合理的对策,整体抓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刘益守提出在边镇地区实行北魏当年实行过的“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就连依附于本地豪强的佃户,也要编入其中,可以极大加强边镇地区基层的组织力。

此外,刘益守还下诏,在各边镇,如南阳、上蔡、徐州、合肥等地建立新的总督府,并成立与之配套的“建设兵团”,负责开荒,开边,屯田,剑指魏国!

之前,刘益守所谋划的改革,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军事改革比较少。如今把“三长制”与“总督制”拿出来。这些固然不算什么新鲜东西,但所表达的意图,却也相当明显了!

然而刘益守这些政策都还没正式实施,结果五月末的时候,北方便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高欢命段韶从安州出发北上,扫荡了大兴安岭以南的库莫奚。紧接着,又大量抛下马匹,翻越大兴安岭山脉,出现在契丹人的背后,出其不意的捅了契丹人一刀!

而库莫奚与契丹人联军的主力,正在大兴安岭山脉以西,与柔然人决战!得知老巢被掏空,这些草原汉子们连忙向南面回师,又被高欢亲率大军拦截,杀得大败,部曲四散溃逃,十不存一!

至于为什么契丹库莫奚要联合,为什么他们要跟柔然人决战,为什么对高欢毫无防备,这些事情,身在建康的刘益守都无从得知。

他唯一知道的是,高欢此番出塞大胜而归,大军在东北转了个圈以后,来到了营州(昌黎城)。然后大军又回撤,行进到了曹操当年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那个地方,玩了一把祭天!

与大军同行的,还有数不清的牛羊与马匹,数不清的俘虏。行进的队伍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至于魏国跟柔然联姻之类的事情,已经没人再提,就好像从未发生过一般,也没人知道这次是不是高欢在跟柔然主阿那瓌合作打了一场默契仗。

反正结果就摆在那里,不可能被篡改,至于战斗的过程,要怎么猜测都行,其中的意义也不大了。

北方的消息传到建康,正好是梅雨季节,建康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下得不大,时间却是一天接一天的没完没了。

一如刘益守近期的心情。

吴王府的书房里,陈元康将一封奏折交给刘益守说道:“三长制的意义不大,在三长制实行过程中,三长其实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

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予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此策味同嚼蜡,不提也罢,只怕也是被某些人嘲笑为我们现在已经无计可施了。”

刘益守很厉害一个人,但这一次陈元康却觉得对方出手的招数有些老套了,都是被人家研究透了的东西。

“三长制,是便于我们把新占地盘的人拉过来,避免他们不得不跟本地豪强抱团取暖。如今看来,此法暂时还用不到。”

刘益守轻叹一声无奈说道,心里有点介意北方战报里面的那句“虏获牲畜马匹无算”。

高欢这波,是吃饱了啊!

“要过黄河与高欢决战,对方的骑兵,始终都是心腹大患。如今高欢军获得了那么多良马,我这边吃饭都觉得没味道。”

刘益守又叹了口气,将陈元康那份奏折又还了回去,看都不看。这封奏折是关于边镇屯田的,要说有用那肯定是有用,但是……高欢现在是得到了外力的加持而急剧强大了起来。

很多常规的套路,便不再有效了。

刘益守很明白,所谓量变产生质变,乃是世间颠扑不破的道理。高欢获得了大量战马,他就一定可以训练出来一支顶用好用的骑兵。

自己北伐所能依仗的,唯有水军与火器而已。这些东西,在河北都不太用得上,尤其是震天雷那些东西,在平原使用,很讲究时机的选择。

骑兵冲过来,你反应不及时那就完蛋了,手中有神兵利器也用不上!

总而言之,他现在对自保很有信心,但进取的能力却不足夸,要跟高欢河北决战,还差了口气。越是靠近终点,越是不能蛮干。

“主公,高欢已经不年轻了,而主公还很年轻。高欢或许没有几年可以等待了,而主公还有很多年可以等!

高欢部嫡系此番横行塞外,士气高昂,属下也不太建议主公在今年北伐。不,属下若是没有猜错,高欢很可能要派人来找我们的麻烦了,主公不可不防才是!”

陈元康拱手说道。

耕牛用于田地,战马用于骑兵,掳掠来的奴隶是壮劳力,做什么脏活累活都可以。不难想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