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八竿子打不着(1 / 3)
天气阴沉沉的,地上的白雪留下了无数脚印,有人的,还有马匹等牲畜的。有一支满载辎重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行进在硬邦邦的冻土上。
树丛两边,偶尔能看到冻死饿死战死的尸体,令人心中纠结。
队伍的最前面,刘益守骑着在马上,穿着普通士卒的军服,连一件皮甲都没有挂。他们已经走了许久,而这一路上,都是诸如此类的情景,看起来比河北还惨。
刘益守面色难看,身边的于谨,王伟,杨愔等人,也是沉默得不说话。青徐之地的状况,比他们想象得还要差许多,这里完全没有作为立命安身的资本。
跟他们一起而来的工匠,都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等春耕的时候,如果还找不到大量能够耕田的农夫,这支队伍恐怕连吃饭都会有问题。
他们带的军粮虽然多到可怕的地步,但这些都是“死水”,就算能吃一年,那明年怎么办?更何况这些粮食根本就不够这几万人吃一年的。
一路沿着北济水行军,但好像沿途的大小城池,都差不多被废弃,行军引路的向导,还是斥候去巨野泽方向的山林里偶然遇到的。
青徐之地明面上的秩序已经被毁,谁也不知道这个冬天过去,明年春耕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冒出来劳作,又有多少人会默默无声的死去。
“朝廷处理北方的战乱,有些草率了。北方乱了,流民南下,分流到青徐之地又无法妥善安置,再加上这里长期处于跟梁国的拉锯之中,还有诸位元氏王爷横征暴敛。
落到今日之天地,虽然有些令人错愣,倒也合情合理。”
于谨长叹一声,如果他们之前料到青徐之地已经破败到如此田地,定然不会在偷袭洛阳得手后,跟元子攸说要来这里“平叛”。
感觉去淮南都要好过一点!
“沿路上我们见到的那些死人是怎么回事?按理说仗好像还没有打到这里来啊。”
刘益守有些疑惑的侧过头问身边的王伟道。
“主公可曾听过养蛊?”
王伟沉声说道:“六镇之乱,北方开始养蛊,青徐之地又何尝不是在养蛊。现在蛊王邢杲出来了,活不下去的流民自然是去投奔邢杲啊。
至于羊敦和羊侃,他们作为青徐之地原本最应该作为的头面人物,现在想的却是生死相搏,谁还会顾及普通人的死活?”
王伟的话发人深省,简单的说,就是青徐之地的各类人群,选择其实并不多。
早前,是梁国接连在两淮战线上发动攻势,那时候虽然尔朱荣还没在洛阳动刀,可六镇之乱却已经爆发。朝廷抽调两淮精兵去北方平乱,比如压制南梁大军的李崇和他的部曲,就被北魏朝廷当做王牌使用,导致两淮战线兵力空虚。
朝廷不得不在本地大范围征调民夫从军。当兵的多了,种田的就少了,而且州郡兵马还是个很容易被消耗的人力资源。很多人在与南梁的战争中死去(主要是败多胜少)。
这样的后果就是青徐之地民生凋敝。然后朝廷又想了馊主意,让北方的流民去充实青徐之地因为战乱而空出来的田地。
最后导致外来势力,主要是幽州与河北地方的流民,与青徐本地大户矛盾激化!最终的结果是产生了邢杲这个“蛊王”,然而整个过程,却是充满了暴虐与杀戮。
一座又一座城池荒废,各种原因死去的人不计其数。
现在光邢杲麾下都有十多万户,拖家带口的几十万人!
说句难听的,现在青徐之地脑子正常的人,要是没有兵戈在后背上顶着,谁愿意待在城里啊?
要么,带队去北海(山东潍坊)那边闹腾,跟随邢杲的“汉国”混。要么跟着羊侃,准备南下跟梁国混。也有少数人,主要是以青徐本地的大豪族大世家为主的,已然是听从羊敦的建议,反对羊侃。
当然,也有人左右逢源,左右横跳,各种花式玩法都不缺乏,总之……就那样了,不过尔虞我诈而已。
“路边这些人,不是被邢杲杀死的,他们是附近隐藏的流民队伍伏杀的。你看这些马蹄印,并不是我们留下的。”
于谨翻身下马,指了指靠着一根光秃秃的树桩,像是睡着了一样的汉子。如果不是他的腹部开了一个大洞,遍地血迹的话。
刘益守也下马查看,很快,他就在那汉子屁股下面,发现了一个藏起来的竹筒,封着火漆。
“看来是信使,不过为了掩人耳目,没有穿魏军军服,也很可能不是魏军,身份很迷啊。”
杀死这个人的队伍,大概也没什么经验,居然没发现对方藏在身后的竹筒,那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流民队伍水平太低,但是此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没被扒下来,这有点不符合流民队伍的“人设”。
剩下的只能是一种解释了。
刘益守指了指视野远方若隐若现的一处城池,就在眼前的大河对岸。
“我猜,对面应该还没有沦陷,而截杀这个信使的,应该是羊侃放出来的斥候。他们走得太远,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