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你喜欢航空工程吗?(1 / 2)

加入书签

赵忠尧与冯卡门是相互认识的,原因在于赵忠尧的老师,诺奖学者密立根,从中充当纽带关系。

学校里经常学术性会议和宴会,在一次宴会上,赵忠尧便认识了这位世界顶级空气动力学大师,一来二去,双方关系渐渐熟络起来,堪称忘年之交。

在赵忠尧回国之前,冯卡门知晓发生在赵忠尧身上的不幸,亲自动笔致函已经在清华任教的赵忠尧,表示对这件事的抗议。

这是诺奖历史上的黑暗。

瑞典皇家科学院完全无视了赵忠尧发表的论文,将发现反物质现象的诺贝尔物理奖颁给安德森,究其原因,只因为赵忠尧来自弱小的中华。

中华人的身份,让他无法得到诺奖!

对一名做出诺奖级成果却没能得到应有荣誉的学者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了解这件事后,也公开表示抗议,并且在赵忠尧返回中华之前,特地赠送了50毫克镭,而这正是实验室里50毫克镭的来源。

要知道,镭这种放射性物质是研究核物理基础材料,受到全世界各国禁运,属于最高级别的管控资源之一。

此时此刻,实验室内弥漫着喜悦的氛围。

赵忠尧教授经过短暂的意外和震惊,立马反应过来,快步上前,迎向两鬓斑白面含微笑的冯卡门,双方互相进行礼貌性拥抱,致以顶级学者之间的问候。

只不过,余华依旧是一副懵逼的状态,怎么回事,冯卡门教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余华非常清楚卡门教授在航空领域的含金量和学术地位,但他完全不知道冯卡门的日常生活和经历,也不清楚冯卡门的两次中华之行。

对于如今出现在实验室里的冯卡门教授,余华表示十分意外。

等等,现在冯卡门教授来了,那么……

钱师兄呢?

余华目光从赵忠尧和冯卡门两人身上移开,急忙看向后面的人群,经过仔细甄别,随行人员除了叶企孙教授外,全是陌生人,并未见到历史上那副熟悉的青年面孔。

心中有些遗憾,不过,余华忽然想起了钱师兄的经历,人家1935年9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时隔一年,仅到1936年9月便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取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而后再轻轻松松考上被美国学生视为最难考试的加州理工学院入学考试,跟随冯卡门学习。

按照时间线来说,拿到麻省理工航空工程硕士学位的钱师兄,进入加州理工学院还没满一年,没有跟来符合常理。

“卡门教授,您怎么会到清华来?”赵忠尧同冯卡门拥抱过后,退后一步,收拾整理情绪,言语满是尊敬。

“学术访问,我的第一站是欧洲,第二站是莫斯科,第三站是中华,距离我上次来清华大学已经过去八年了,来看看你们航空事业的发展水平,进行学术交流。”

冯卡门面露祥和而慈善的微笑,注视着三十五岁处于科学家巅峰时期的赵忠尧,解释自己的来访目的和原由:“临走之前,密立根主席让我给他最喜欢的中华学生赵忠尧博士带一句话。”

“卡门教授,老师说了什么?”赵忠尧屏气敛息,有些紧张。

冯卡门从怀里取出一封信,笑着递向赵忠尧。

赵忠尧接过拆开,信中只写了一句话。

致亲爱的赵:

你离开学校已经七年,我听说你正在你的祖国任教,这是一件好事,但我希望你能回到学院来,从事最前沿的核物理研究,学院有最好的学术环境和硬件基础,你的天赋在科学研究领域,而不是课堂上的无意义教学。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1937年5月1日。

信件合拢折叠,放入怀中,赵忠尧看完过后,心中满是复杂之意,感动与纠结并存,对他这种拥有顶级天赋的物理学家而言,前往美国进行核物理研究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中华不具备这种环境和基础。

三十五岁的年龄,正是一名科学家做出成果的黄金时期。

但作为中华人……赵忠尧放不下身处苦难之中的祖国。

“卡门教授,谢谢您。”赵忠尧没有着急作出决定,收拾情绪,朝着冯卡门致以真挚的谢意。

“这是我应该做的,赵教授,这位学生是……”冯卡门笑了笑,表示没事,紧接着目光投向站在后面的余华,出于学者的敏锐意识,他能感受到这名中华学生看向自己的目光极为不同。

“不好意思,余生,你过来一下。”赵忠尧闻言,知晓意思,转身朝着余华招了招手,示意上前。

顿时,实验室内众人目光全都凝聚于余华身上,余华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屏气敛息,下意识理了理衣领,朝着两人而来,停在赵忠尧身旁。

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突如其来且非常珍贵的机会。

余华的选择是……抓住它。

“他叫余华,是我聘请的助手,清华算学系的学生,协助我进行核物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