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所求何事?(1 / 2)

加入书签

“宝物?”

李清与书生几乎同时叫出了声来。

旋即,两人又互相对视了一眼。

书生见道长一脸不善,赶紧把嘴给捂上了。

吴子敬走上无人的拱桥,接着道:“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神兵利器。只是一支笔,一支屈子曾经用过的笔。”

听到这话的书生,立马松开了双手,两眼放光道:“多少银子?也卖我一支呗。”

吴子敬回头瞥了他一眼,要不是修养极好,就该骂娘了。

“只此一支,别无分号。虽说只是一支笔,但屈子曾亲手用它写下了《九歌》全篇。此中玄机,非读书人不可知也。”

最后一句话,显然是特意说给书生听的。

书生也不傻,故作干咳一声,反问道:“吴公子是想拿着这支圣人用过的笔,去应对年后的科考吧?可在下不明白,以吴公子的学问与家世,当真需要如此?”

书生一脸苦笑。

同为读书人,比起自己这个穷鬼,你吴子敬可谓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了。光是亮明身份,朝廷自有恩典,何须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若天下读书人,人人如此,那这开春的科考,可就没啥意思了。

“你许文才想做状元,我吴某人也想做。这个理由,够不够?”吴子敬突然停下脚步,笑道。

此时,一行四人已经走至拱桥的最高处了。

凭栏远眺,可见大河去势磅礴,不可阻挡。

书生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叹了口气,正色道:“吴公子精通术数推衍,应该是算到了什么吧?大唐武德年间,江山尚未稳固,因此没有一次像样的科考。如今秦王初登帝位,便急着赐给天下读书人一场恩科。我想,其中所求不言而喻。眼下是天时地利都有了,唯独这人和……”

书生的话尚未说完,便被他自己给打断了。

随即,两个读书人四眸相对,各自都陷入了许久的沉默。

书生能从小和尚眼里读出话来,那么吴子敬自然也能从书生眼里读出那句剩下的话。

读书人,骗不过读书人。

“哈哈哈哈,你不是我,因此不必如临大敌。读书人本就不一样,有人求富贵,有人求功名,只要不拿肚子里的学问去害人,便都是好的。其实于许兄而言,那官场并不是什么好去处。江湖,也许更好些。”

吴子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书生撇了撇嘴,双手笼袖,收回了目光。

“吴兄是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争着抢着要去肩挑日月,给天下人点灯?以谋一时之须臾,而谋万世之太平。这份心思,未免也太大了吧?凭什么只有你吴子敬做得这状元,我许文才就做不得?”

“行吧行吧,劝人这事我不擅长。许兄若要争着做那耳旁风,吴某人求之不得。”

“嘿嘿嘿嘿,能想开了就好,想得开,脑瓜子就灵光。走走走,先助吴兄去把那支神笔请回来。其他的,都是小事。”

“许兄请。”

“吴兄先请。”

……

两个读书人突然间就熟络了起来,不仅都用上了敬称,而且嘴里说的还都是李清听不明白的话。

直到两人联袂走远了,李清跟小和尚还傻愣愣的呆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俩想要干什么?”

小和尚眼眸流转。

李清摇摇脑袋,哪里晓得?

走至拱桥尽头,李清终于是瞧见了人影。

有个黄发骀背的老妪,正坐在临街的台阶上,叫卖着荷叶饭团。

走至近前,便可闻见糯米的香味,李清不禁咽了下口水。

这是人间独有的烟火味。

天上,应该是没有的。

目光绕过老妪,只见一条长街毗邻大河,一侧是河堤,一侧是连绵不绝的商铺。

街道上行人如织,时有快马加鞭而过,热闹得很。

李清看得有些呆了,眼前的人间,与外面有何不同?

而就在少年惊诧之际,吴子敬已经在和那位老妪攀谈起来了。

二者之间,似有渊源。

“大娘,还记得我吗?十几年前,有一天,电闪雷鸣,这河里发大水,有个哭鼻子的娃娃从桥的另一头走来,差点被大水冲走了。是你,救了他。还给过他一个饭团,里边包着煎蛋,可香了。”

老妪听到声,抬起头,揉了揉眼。

看过许久,似乎是想起来了,笑着招呼吴子敬坐下,并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个饭团。

用荷叶裹着,比拳头都大。

吴子敬也不扭捏,接过饭团就吃了起来,看着贼香。

老妪摸摸年轻人的头发,语气苍凉。

“怎么会忘记呢。我这辈子什么都没干,光在桥的这头卖饭团了。一眨眼,过了几十年,可从桥那头走来的人,很少很少。孩子,真没想到,你还会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