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寻仙(1 / 2)
天子山脚下有一座十分繁华的古镇,名叫黄粱。
镇子不算大,但依山傍水,住了九百多户人家。小镇之外有一处桃园,长十里,每年春季都会引来无数看客游园,据说还有不少儒道两家的诗人留下过墨宝。
黄粱镇之所以繁华,不光是因为风景好,还得益于一则古老的传说。
相传五百年前,天子山脚下来了个游方道人。那道人赤双脚,衣不蔽体,大腹便便,长得十分古怪。撞见路人便笑着问,“要不要喝酒”,可惜没有一个人搭理他。后来道人便在溪水旁结庐而居,开始叫卖他那破葫芦里的酒水。
一开始,道人的酒只卖一个铜板一口,卖了好几个月也无生意上门。于是道人开始涨价,一口酒从十个铜板,一股脑的涨到了十两纹银。
附近村子里的人都觉得他疯了,还给道人取了个外号,叫大肚翁。常有一群孩子结伴在道人的茅庐前嬉戏打闹,唱自己编的山歌讥讽道人,道人也不在意。
直到有一天,一个落难的世家公子路过道人的茅庐前。道人如往常一般叫卖自己的酒,当说到“一口神仙酒,换得十两银”的时候,那位落难公子竟然停下了脚步。
公子哥很奇怪,自己家中曾有百万钱,如今身上却恰巧只剩下了十两银子。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老翁,是如何知晓的?
公子哥上前询问,道人笑而不语,只是晃了晃手中的葫芦,问他买不买酒喝。那公子哥四处流浪,本就欲找个地方寻死。银钱于他而言早已无用,便买了道人的一口酒。道人收了十两银,很是高兴,说自己这葫芦里的酒喝不完。你一口能喝多少便喝多少,多多益善就是了。
公子哥也不犹豫,一口灌下,只觉得那酒辛辣无比,跟自己以往喝过的酒完全不一样。公子哥很快便昏昏欲睡了,闭眼前瞧见,那道人正坐在茅庐里钓鱼,身边还煮着一锅米粥。
公子哥醒后,双眼迷离,仿佛睡了很久很久。可一看道人,还坐在那钓鱼呢,身边的一锅米粥也还未煮熟。
“那位公子只是睡了短短一刻钟,却在自己的梦里当了大官,替家人平反,后来甚至位列三公,享尽了一世荣华富贵。”田酒儿漫步在小镇之中,一边吃着刚买的糖葫芦,一边跟李清讲着镇上最有名的传说。
洪三听得直挠耳朵,说这老掉牙的故事自己都不知道听了多少回了。瞧瞧这街上,哪来的卖酒老道?连个大肚子的老翁都没有。
可李清却听得入神,便反问他:“后来呢?后来那公子哥咋样了?”
洪三挖着鼻孔道:“真笨,当然是上山修道做神仙去喽。你想啊,人家都在梦里过完大富大贵的一辈子了,对这人间的功名利禄还有啥好留恋的?据说那小子后来还真给他修成了神仙,于是念及旧情,便在这天子山脚下建了个黄粱小镇。对了,还有那老道。酒没卖出去的时候,人家笑话他是大肚翁。白得了十两银子后,就成赤脚仙了。瞅瞅,这就叫世态炎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啥啊,知道不小清?”
短打少年挠挠头,咧嘴憨笑。
洪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长叹道:“果然是个木鱼脑袋。这故事告诉咱,这人呐还是得挣钱。挣钱越多,名声儿就越好听。指不定还有很多人,把你的事迹写成故事,谱成小曲儿。你想想,那得是多么迷人的光景?嘿嘿嘿嘿……”
洪三讲得头头是道,李清却是听得目瞪口呆。心想,原来这神仙故事,讲的还是人间的悲欢啊,看来也没啥神奇的。
极少说话的陆飞听不下去了,便往洪三的屁股上踹了一脚,“不会说话就做个哑巴,没人笑话你。”
“嘿嘿嘿,飞哥,咱不是在给小清涨见识嘛。免得让这镇子上的刁民给骗喽。一碗酒,敢卖十个铜板,咋不出去抢?”
话音方落,洪三便惨叫一声捂住了脑袋,原来是被路边的孩子拿弹弓给打了。
“你才是刁民呢。”
孩子大骂,引来了无数人围观。田酒儿觉得丢人,赶紧钻进了不远处的酒馆里。
那酒馆的招牌上写着“黄粱美梦”四字,李清还未走进去,便闻到了阵阵浓烈的酒香。馆子里吃酒的人很多,此时就剩下一张靠墙的桌子了。
四人刚落座,洪三便将包袱往那桌面上一砸,豪横道:“先说好啊,我可没钱买酒。”说罢,转过身四下张望,也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田酒儿见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此行天子山,本就没打算带上第四个人。结果第二天一早,就在出发的路上撞见了洪三。听说田酒儿等人是要去拜师学艺的,寸头青年那是死皮赖脸的要跟着一起走。结果,两天一夜的行程,平白给招惹了许多麻烦。如今好不容易赶到了黄粱镇,又差点被镇上的百姓围攻,简直是颗丧门星。
田酒儿正琢磨着要不要给洪三一个教训,这时,忙碌的店小二突然抱着一坛酒走了过来。几个人的脸色都变了,自己啥时候要的酒?而且一上就是一整坛?
这黄粱古镇什么都好,唯独这酒钱,着实有些贵。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