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煮酒论道(1 / 2)

加入书签

镇魂楼,位于大湖中心的十二层塔楼,据说是仿照泰山府君位于东岳山巅的功德楼所建,是整个混觉神府的中枢,亦是神教天官坐镇之地。

没有任何鬼魂能够靠近此处十里范围,若有强闯者,自有阵法诛杀。

当然,这种事情,千百年来还真没发生过。对一座酆都神府的镇魂楼不敬,便是等同于挑衅泰山府君,和求死无异。

此刻,在镇魂楼的最高处,一中年道人和一位年轻僧侣正盘坐在大殿之上。

那道人青衣束发,面如冠玉,只有两鬓略有斑白。而那年轻僧侣,则是刚与李清三人分别不久的不烬佛国法师,慧净和尚。

二人中间有一张四四方方的案几,案上用小火煮着酒,道人为和尚倒一杯,那和尚便吃一杯酒,也无忌讳。

整座大殿灯火通明,燃烧着不计其数的香烛。正东方位立着一尊帝王神像,高三丈,垂衣拱手,面向西方。

缕缕清风拂进楼阁,吹得烛火摇曳不休,却没有一盏烛火熄灭。道人喝了一口酒,放下天青色的酒杯,望向窗外。

近处湖水平静、夜色朦胧,远方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好一幅美景如画。

“听说玄奘发下大愿,欲西行大雷音寺,以求普度众生,教化大唐百姓。照理说,这是件大好的事情,唐皇没有理由拒绝才是。一位佛门高僧,愿以自身修行庇佑一朝之国运,不是这位玄奘法师痴傻,便是新登基的大唐皇帝命好。此事,不知慧净兄你怎么看?”

道人的称呼很有意思,称和尚为“慧净兄”,而非慧净大师。不过那和尚也不在意,举起酒杯抿了一小口,眉开眼笑,如沐春风。

过了片刻,慧净和尚才缓缓道:“这恰恰便是这位大唐皇帝的厉害之处了。玄奘修为极高,净土寺几乎已成大唐国教,为整个朝廷所倚重。贫僧以为,非是玄奘要与大唐国运牵扯在一起,而是这位皇帝以阳谋将净土寺推到了风口浪尖。玄奘修为虽高,但若要破局,则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未尝不是无奈之举。”

“哈哈哈哈,这些话是慧净兄的意思,还是了缘大师之言?”道人盯着和尚大笑,见之置若罔闻,便摇摇头,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正色道:“那玄奘的修为到底是何境界?斩尸境大圆满?亦或是,已窥得长生大道?”

“无量佛陀。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贫僧只能告诉神君,玄奘西行一事,已成定局。大唐皇帝暂未准允,不过是与净土寺联手唱出戏,掩人耳目罢了。毕竟以一朝国运助一人成道,亘古未有,自然便有无穷忌讳。”

慧净和尚说到这,缓缓闭上了眼眸,始终保持着双手合十的模样,如那古佛入定。

道人看着他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沉默许久,慧净和尚才重新睁开双眼,瞳孔似有莲花绽放。

和尚说道:“一纪过后,泰山府君若成功飞升上界,这继任神祗,可有人选?”

道人反问:“慧净兄已入佛门,为何有此问?”

和尚摇头:“心血来潮罢了,神君若有忌讳,无需开口便是。”

道人讪然一笑:“也无甚忌讳,至少对慧净兄你,大可明言,只是……”

道人顿了顿,突然伸手拔下发簪,任由长发飘落,望其侧脸,竟似女子容颜。

和尚低头避开目光,便听到了一声叹息。

“如今的神教早已不似当年,天帝闭关求法,诸神群龙无首,犹如一盘散沙。府君大人未必就真的愿意飞升天界,徒惹麻烦罢了。”

“不去也好,当年那一战,地界虽一分为四,但古天庭诸神之庞大灵气,却也留在了地界。欲成大道,亦可前往东胜神洲、西牛贺洲等地。神教天官,毕竟束缚,非是我辈之愿。”

“转劫归来,你倒是越发看得开了,慧净兄,你当年……”道人摇头苦笑,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又突然皱眉望向了南边窗户,硬生生的转了话锋:“小小武夫,也敢在我混觉神府放肆,找死不成?”

道人嗔怒过后,似乎又觉得不妥,便慢悠悠的给自己倒了半杯酒,也不喝,就闻了那么一口,怒意全消。

道人似笑非笑的看向和尚:“慧净兄,你带来的那三位,似乎有些麻烦,怎么,你能忍住不出手?”

慧净双手合十,道:“祭月斋的事,自有其主人出手料理,何需我这旁人越俎代庖?”

道人闻言,却有些失望,说话声明显小了些:

“嗯,那狐狸倒是有些本事。数百年间往来阴阳两界,还真给她做成了几桩大买卖,也算是福缘深厚了。就说我们这二十四座酆都神府,半数都有她那祭月斋的影子。不过……慧净兄,你尚未拜入方寸山前,不烬佛国与妖族之间可有着天大的因果。慕容祭的大哥,便是被了缘方丈亲手……”

道人顿了顿,也许是看见和尚微微皱了下眉头,便止住了某些想说的话,转而道:“你当真放心将人交给她照看?”

和尚低头饮酒,笑道:“妖帝是妖帝,慕容祭是慕容祭,两者并无不解之因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