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三章 敌人们 家人们(中)(2 / 3)
是冬日里从山外进来的难民,原本家境就不好,虽然七岁了,营养不良又胆小得很,遇上任何事情都紧张得不行,但如果没有陌生人管,采野菜做家务背柴禾都是一把好手。她比年幼的宁曦高出一个头,但看起来反倒像是宁曦身边的小妹妹。
洗完手后,两人才又悄悄地靠近作为课堂的小木屋。闵初一跟着课堂里的声音用力地提气吐声:“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在小宁曦的鼓励下,她一面念还一面下意识的握拳给自己鼓着劲,话语虽还轻盈,但总算还是通顺地念完了。
宁曦在旁边点头,然后小声地说道:“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这是说尧和舜的故事……”
“……尧和舜是什么啊?”闵初一小声地询问,话说到最后,又微微有些害羞。
“啊……是两个皇帝吧……”
“那……皇帝是什么啊?”小姑娘迟疑了好久。又再次问出来。
“呃,皇帝……”小男孩嘴唇碰在一起,有些傻眼……
阳光耀眼,显得有些热。蝉鸣在树上一刻不停地响着。时间刚进入五月,快到中午时,一天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小孩子们挨个给锦儿先生行礼离开。先前哭过的小姑娘也是怯生生地过来鞠躬行礼,低声说谢谢先生。然后她去到课堂后方,找到了她的藤编小箩筐背上,不敢跟宁曦挥手告别,低头慢慢地走掉了。
山谷中的孩子不是来自军户,便来自于苦哈哈的家庭。闵初一的父母本就是延州附近极苦的农户,西夏人来时,一家人茫然逃跑,她的奶奶为了家中仅有的半只铁锅跑回去,被西夏人杀掉了。后来与小苍河的军队遇上时,一家三口所有的家当都只剩了身上的一身衣裳。不仅单薄,而且缝缝补补的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了,小女孩被父母抱在怀里,几乎被冻死。
他们一家人没有什么财物,一旦到了冬天,唯一的生存方式只是躲在家中围着火塘取暖,西夏人杀来烧了他们的房子,其实也就是断了他们所有生路了。小苍河的军队将他们救下收留下来,还弄了些药物,才让小姑娘摆脱风寒的夺命之厄。
这种穷苦之人。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在小苍河住下后,沉默寡言的闵氏夫妇几乎从来不顾脏累,什么活都干。他们是苦日子里打熬出来的人,有了足够的营养之后。做起事来反倒比武瑞营中的不少军人都得力。也是因此,不久之后闵初一得到了入学读书的机会。得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家中素来沉默也不见太多情绪的父亲抚着她的头发流着眼泪哽咽出来,反倒是小姑娘因此知道了这事情的重大,此后动不动就紧张,一直未有适应过。
老实说。相对于锦儿老师那看起来像是生气了的眼睛,她反倒希望老师一直打她手板呢。打手板其实好受多了。
来这边念书的孩子们往往是清晨去采集一批野菜,然后过来学堂这边喝粥,吃一个粗粮馒头这是学堂赠送的伙食。上午上课是宁毅定下的规矩,没得更改,因为这时候脑子比较活跃,更适合学习。
待到中午放学,有些人会吃带来的半个饼,有些人便直接背着背篓去附近继续采摘野菜,顺便翻找地鼠、野兔子,若能找到,对于孩子们来说,便是这一天的大收获了。
闵初一当然是没有午餐吃的。哪怕宁先生有一次亲自跟她父亲说过,小孩子中午多少吃点东西,有助于以后长得好,长期以来一天只吃两顿的家庭还是很难理解这样的奢侈哪怕谷中给他们发的食物,即便在并不足量的情况下,至少也能让家里三口人多一顿午餐,但闵家的夫妇也只是默默地将粮食收起来,存在一边。
有一次闵初一曾听到父母偷偷地商量,要不要将这些粮食退回去。在这边呆了近半年后,他们忧虑于这山谷中的困局,据说谷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而同时,他们也忧心于这谷中有可能受到西夏人的来犯。只有简单想法的苦人家分析不出太多的事情,只是这种不欺负人,发给粮食还发给了新衣服,甚至还关心孩子吃得不够多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已经近乎天堂了。
他们很害怕,有一天这地方将不复存在。后来粮食没有退回去,父亲每一天做的事情更多了。回来之后,却有着稍许满足的感觉,母亲则偶尔会提起一句:“宁先生那么厉害的人,不会让这里出事情吧。”言语之中也有着希冀。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从不怕累。
孩子渐渐的离开了,锦儿拿起一个放书的小兜兜,才将宁曦抱起来。宁曦在她怀中别扭了一下:“姨,我想自己走。”
锦儿看了他一眼,抿了抿嘴,将他放下,然后牵起他的手。两人走出去后,附近的女兵也跟了过来。
“长大啦。跟那个女孩子呆在一起感觉怎么样?”
“……她好笨。”
“哦。”锦儿点点头,“嗯,是很笨。”
“姨,皇帝是什么意思啊?”
“皇帝啊,这个嘛,古书上说呢,皇为上,帝为下,上下,意思是指天地。这是一开始的意思……”
“那为什么皇就是上,帝就是下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