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顺服都是打出来的,他没有说真话,把他赶走(1 / 3)

加入书签

一个统制说:“大不了,真的投了蒙元嘛!” 蒋力夫统制骂道:“说什么疯话!这种话当着他们的面说说也就是了。你还真以为能够投降了?” 统制说:“我们奉诏呀,奉诏归建呀。” 另一个统制说:“他们玄义号的人呢,还会回来吗?” 那个说要投降的统制问:“他们回来回不来怎么了?” 另一个统制管说:“刚才,玄义号的人,可是一上来就捕杀了陈行风呀。” 蒋力夫说:“是呀,他们刚才说,逮捕反骨崽陈行风。逮捕呀,这说明,他们继承了大宋的正溯。蒙元是不会用这个词儿的。” 第三位统制官酸溜溜地说:“可不是吗,刚才他们不是说,杨太后已经入幕做了神圣中华国的妇幼保护部部长,也不知道他们神圣中华国的国体典制。这个可是大宋呀,上亿的子民,他们就吞得下?!没有了我们文武官员,他们能玩得转,切~~~,不出一个月,就得玩完!” 蒋力夫说:“这也难说,他们已经把太后,或许皇上也收纳了,战力也算强悍。再说,他们如果只是为了立国,也不一定要现在就碰蒙元的霉头,没必要直接对垒。” 三个统制官互相看了看,一个问:“蒋统制,你是老练之人呢,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蒋力夫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感到他们很快就要出招了,但是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或许,咱们应该降了?” 一个统制官说:“我不管,我先带队伍去占水井,抄粮食去了。对了,马匹咱们四家分一分,各家约莫有活马三四十匹,死马各家也有五六匹。我赵某先告辞一步了。” ...... 赵姓统制官刚刚正好队伍,因为队伍实在懒洋洋太累了,队伍整理了足足一刻多钟,才堪堪整好。 不过各家分配马匹倒是很迅速,因为这些亲兵卫队就干好了。 恰在此时,玄义号再次升起热气球,速度非常快,并且现在已经正是涨潮时间,玄义号向岸边浮动。 有人就喊:“快看,那个飞天上面有布条垂下来,上面有字。” 不少人哄闹起来,有人就开始读起来: “汉玄义军征兵月直发粮六十斤银三钱死伤抚恤十八年” “哎呀,直发呀” “粮六十斤,真能发六十斤?” “还有银子,三钱银子,那是四五贯钱呢!” “这个好,这个好,死伤能够抚恤十八年,有儿女就能成年娶媳妇了” 【注:宋时代与现在晚婚晚育不同,女子十四岁以上就能生育。】 “不知道真的假的?” “就是假的,至少打仗的时候,会发的吧。” 这时候,赵统制连忙对下属说:“跟弟兄们说,那些都是假的,是骗我们的,快去。命令向渔村前进。” 几个亲兵则有些犹豫,但是亲兵队长则不同,他拨过马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赵统制平日里,可是待咱们不薄,足食足饷,跟着赵统制,才有好日子,现在都把队伍拢起来,给老子开动!” 几个亲兵还没有动,亲兵队长的鞭子劈头盖脸的抽过来,于是亲兵就四散开来,驱赶着下面的军士。 而这一驱赶,事情就发生了,有的士兵在伍长或者什长的带领下,与亲兵纠缠起来。 赵统制也是老军汉,眼看着军队开始喧闹,害怕哗变,于是骑着马出来说:“老少爷们,别信他们,现在,跟我到渔村去,那里有水井,还有粮食,咱们吃完饭,就从崖山岛向东撤,派出几支人马,去联系能够接收咱们的,咱们卖了半辈子命,仗打够了!谁他们的给咱们银子,咱们给谁卖命。” 有的人说:“赵统制是要投靠伪元吗?” 赵统制压压手:“谢太后、宋恭宗在大都也发过诏书,咱们也是奉诏而行!” 【注:德右二年(1276年),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遣陆秀夫求和称侄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太皇太后谢道清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军投降,南宋宣告灭亡。 因为赵太后和宋恭宗投降了元朝,所以元朝以谢太后和宋恭宗的名义发出诏书,要求宋军投降。 所以此处赵统制说他们也是“奉诏”而行。】 【赵(xian)(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称宋恭宗、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恭帝在位期间朝政由太皇太后谢道清代理;而谢道清政治上前期依靠贾似道,贾似道被撤后又依靠陈宜中。临安被元占领后被送到大都,之后到西藏出家为僧。1323年5月,因触犯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3岁。】 【另:关于赵昺的太后姓名问题,史书这方面记载,有一些出入,本文毕竟不是史书考证,故而采用杨太后的名义,并且为她配了个名字,以和正史有所区别,为了避免今后有人找麻烦。 有一种说法是赵昺生母姓俞,宋度宗即位前,俞氏就已入东宫服侍皇太子赵禥,封顺安郡夫人。赵禥登基后,封俞氏为修容。咸淳四年(1268年)十月一日,俞修容生下皇子,次年十二月赐名赵宪,封益国公,但隔年六月十二日夭折,追諡冲定。咸淳八年(1272年)正月十二日,俞修容再次生下皇子,即宋少帝赵昺,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封赵昺为信王。德右二年(1276年),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遣陆秀夫求和称侄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