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第 470 章(2 / 2)
便……唉,桢哥儿这又不在京里,你要是不方便,回头叫芽哥儿和蓬哥儿替你瞧一瞧。我这次出行也带他们去,宝玉说了,蓬哥儿专精农事,芽哥儿喜欢改良农具,有他俩在,我和你五妹妹定然不会被人糊弄了。”
元春一想:【好像打小从自己记事开始,母亲就没有离开过荣国府超过三天的,也难怪近来会这么兴奋期待了。只不过,能叫母亲这么快就放下担忧,宝玉也确实是在妍春之前就有本事专‘克’亲妈脑子不清楚的最佳人选了。】
于此,元春终于放下心来——她最怕的就是母亲一个脑子发热,去找黛玉的麻烦,这样子只怕最后失了面子的还是不讲道理的亲妈。
好像荣国府自从宝玉回京之后就自动开启了躲避京城政治漩涡的功能。
正月之后,大朝会,陛下放了一个大招——他要成立一个全新的军事机构。
一个直接对皇帝负责、受皇帝指挥的军事机构,总领为指挥使,其下领分十七个所和南北镇抚司,设官有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除侍卫掌卤簿仪仗而外,专司侦察,名为“缇骑”。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当然,为了避免此机构权力过大,十六也表明,本机构只有捉拿缉捕、看押的权力,并无审讯、定案、结案之劝——后续三步依旧是由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会审,只不过审案期间,有北镇抚司人全程参与。(注1)
这个下辖十七所和南北镇抚司的全新机构,叫做,锦衣卫。宝玉随口一提,十六欣然采纳,倒是成了历史的恶趣味。
大明不是重文轻武的朝代,但是陛下如此看重武事,要成立新的卫,年前却半点风声都没有走露,直接在开年的大朝会上拿出十分俱全的章程,分明是对此事势在必行的。
陛下如此强硬,却叫朝中文官们心惊不已。哪怕是死对头如卫阁老和林如海,在此问题上,也再次高度达成了一致;哪怕从陛下登基之初就兢兢业业做陛下手中一把刀的御史台台正李文渊,也出列反驳陛下的提议。
然十六登基这么多年,执意要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完不成三个字作为结束语的。本次,他带着破釜沉舟的态度,直接就把当年先皇设立的暗卫给提溜出来了,表明不需要另行征兵,只要从禁卫军中抽调一部分出来即可。
满朝哗然。
暗卫。
历朝历代哪一位君王不是即便行着霸道之事也要扯王道的大旗的?咱们这一位倒好,直接把遮羞布给扯开了,也不知先皇泉下有知会是何反应?
当然,现在先皇是什么反应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朝中百官终于知道陛下这些年来人事调动、官员升迁贬黜等等有时候十分莫名的依据来自哪里了。
朝中重臣从前对陛下手里另有奇兵也是隐约有猜测的,却不料陛下直接亮出了底牌,表示要把暗卫转为明面儿上的监察和军事机构。
若是没有这个前提,朝中百官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但是现在——既知道了陛下原本就握有无孔不入的暗卫,现在陛下提出将暗卫转到明面上来,其实对于百官来说,是一件好事。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机构能耐比御史们还大,时时刻刻检查百官和朝廷内外,比压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什么人给盯梢了要好吧?
【至少,暗卫转明之后必然有部分暗卫连身份也转明,若是真有什么,也许还能及早得到暗示或者收到风声呢?毕竟在此之前,就算有人想给暗卫行贿也不得其门。】一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即不赞同也不反对的资历最老的蔡阁老如是想着,【果然,陛下根本就是知会大家而已吧。】
最终,内阁还是通过了陛下的这一提议,大概是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可怜钱尚书,又在扒拉着算盘算新增锦衣卫需要的军费,宝玉感觉他发际线又往后走了一丢丢。
寿昌二十年二月初一,大明锦衣卫成立,那首任锦衣卫指挥使人选,叫人大吃一惊——就是陛下自己本人。
十六原想让宝玉兼任的,但是宝玉实话实说自己已经是兵部尚书和太子太傅了,并不适合再担此重任;而原本挺合适的理国公如今戴罪在身只求安稳退下,十六思前想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没有首领,自己直辖管理十七所所长和南北镇抚司司长。
至此,锦衣卫职权明确,虽与宝玉曾经生活过的那个世界历史上恶名昭彰的军事机构同名,但是实则履行的职能已经是大不相同的。
当然,所谓军事机构都是国家暴/力/机/关,如何运用就看上位者,也许在十六手里的利刃剑锦衣卫会成为一种全新的监察机制名扬千古,也许以后大明朝天家出了不肖子孙使得锦衣卫成为遗臭万年的众矢之的。
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如今锦衣卫成立之后的第一桩案子,便是大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