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小时候(十四)(十五)(1 / 1)
小时候(十四)
秀他娘
秀他娘终于知道她该恨谁了!她的伢子,她的木匠,还有伢子的家人,还有那些爱嚼舌根的姑姨婶婶……
一夜之间,她磨好了菜刀,起了埋下的银元,背起秀儿,带上干粮,离开了小院,离开了家。
王村长的眼里有火,绿幽幽的,瘆人。他们一路向南,将平原抛在身后。跟着的30几个人跑的飞快又踉跄,几步一回头,宛如惊弓之鸟。慢慢的,王村长的步子缓了下来,不疾不徐,大家也慢了下来。他看了看天边的鱼肚白,说了句:歇歇吧。
不知道有谁,小声的哭了起来,爹,娘,红梅,狗蛋……
“闭嘴”!村长一声嘶吼:“哭,哭个屁,能把你娘你媳妇你儿哭回来你就哭,七尺高的汉子,摸摸裤裆里那玩意还在不?是爷们,打回去,报仇”!
汉子们不哭了,好像在他们的生命里抓住了什么,不是哪根救命的稻草,而是做男人的勇气!
恐惧过去,饥饿来临,村长领着他们抄小道钻进了大山里……
说书艺人言:无巧不成书。没有巧合就没有后来的拿破仑大帝了,在枪林弹雨里,他走在最前面,是个毫发无伤的幸运儿罢了!我从不相信哪个人有神佛保佑,只是感觉冥冥中有股神秘的力量在推着你走,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迷雾重重,多数情况下不由自主……
秀他娘也是一路向南,听说南边山上有游击队,是穷人自己的队伍!她铁了心,我要打鬼子,不让,我就死在他们面前!
风餐露宿,娘俩倒也没病没灾。眼见得见到山了,秀他娘却傻了眼。不是山吗,怎么绵延不断,一眼不到边?秀他娘蹲下来,哭了起来。
草丛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头顶着鸟窝的几个汉子端着枪冒了出来。秀他娘拼命的低着头,搂着秀儿,听天由命了。
“秀他娘,是我们,别怕”,秀他娘畏畏缩缩的抬起一点头,阳光明晃晃的,刺眼的很,她伸手遮了遮额头,又哭了起来,是王家庄的那几个汉子!
小时候(十五)
叫我丫头
秀他娘被带到了一个山寨里,说是山寨,没有现代影视剧里的奢华,没有木头房子,更别说什么聚义厅,没有旗帜飞扬,如果想被发现(那是找死)。
孤零零的十几间青石屋隐藏在山顶的青松里,寨墙也是青石的,偶尔有几块柿子红色的石头,也没人认为了不起,孰不知几十年后,缅甸玉翻着跟斗上涨时,也没有落下它——学名红丝石的石头。
老秦喜欢它,解放后专门翻过《青州府志》,上面这样记载:红丝石砚产于青州,工艺历史悠久,从春秋至清代、民国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最近新坑的开采制砚,在传承了两千多年后依然保留完整。在唐朝,红丝石砚台居四大名砚之首。其质嫩理润,色泽华缛而不浮艳,手试如膏,似有游液渗透,与墨相亲,发墨如发油,墨色相凝如漆,谓稀世珍宝。且细润如玉,温嫩而不滑,扣之有声,聍水不耗,发墨不损豪,久用笔锋不退。至宋末石源枯竭,历朝虽有产出,但数量相当稀少……
百十号人的山寨,大多数人居然都见过,不奇怪,王村长(现在要叫寨主),老秦,30几个王家庄的人,剩下的也都是附近村里的。中国人讲究四大喜,他乡遇老乡,难免问候唏嘘一番,然后骂鬼子,再然后就是难过,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都死了”,大家便不再说话,陷入到寂寞里,耳边是松涛阵阵。
秀他娘看着寨主,老秦,看着和她一样背负血海深仇的汉子们,说了一句话:“以后叫我丫头,秀他娘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