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升职副团(1 / 2)

加入书签

“这也就是你的身上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柄可抓,要是换了一个人,就未必是这种结果了。闫克检同志挺执着的,这段时间可不仅仅是写了一封匿名举报信,而是接连写了三封信!”房海涛愤然道。

“看来闫克检同志还真是对这个副主任的职务挺看重的,他的工作风格给我的感觉还是挺谨慎的,没想到事到临头,也有头脑发热,如此不理智的时候。”闫克检的急切,确实让莫正阳有些吃惊。

莫正阳不用问,也能够猜的出来,闫克检的这三封匿名举报信,肯定是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投递出去的。

他寄出第一封匿名举报信之后,监察处没有立案,他就应该知道事不可为,理智一点的话,就应该结束私下里的这些小动作。

莫正阳眼下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如果他足够理智的话,第一封匿名举报信都不应该寄出去。

就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寄出了第一封匿名举报信,但监察处并没有立案,也就表明他那万分之一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为了这一次的升职,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那还有什么可后悔的?

本来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他稍微豁达一点的话,在寄出第一分匿名举报信之后,就应该彻底收手了。

既然是匿名举报信,监察处肯定没有证据证明,这封信就是闫克检所写的。虽然明眼人都会怀疑举报人是他,但毕竟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如果不准备立案调查的话,不了了之也就算了。

但在监察处作出了不予立案的决定之后,闫克检仍然接二连三的寄送匿名举报信,这就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了。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这三封匿名举报信是闫克检所写,但这并不妨碍监察处的人这样认定。

刻意误导监察处,给监察处的工作制造麻烦,给监察处的人留下这样一个不良印象之后,监察处甚至能够以诬陷同志的名义,追查这三封匿名举报信的来源。

就算暂时放弃追查,闫克检作为被怀疑的对象,被监察处盯上,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莫正阳本来以为闫克检是一个城府很深,狡猾而又狠辣的对手,一直对他高度重视。没想到对方竟然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给升官的欲望冲昏了头脑,他预留的几个后手,看来是用不上了。

房海涛继续发了几句牢骚,由闫克检的话题引申开来,两个人相互探讨了一下当前党建和监察机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房海涛的很多看法都切中时弊,往往能够一言中的,而莫正阳有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总结,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言之有物,两个人探讨的很热烈,大有知己之感。

一番交流之后,莫正阳感到有很大的收获。房海涛身上有很多闪光点,都是值得他研究和学习的。

房海涛和赵凯旋都是很正直的革命中坚力量,但两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

房海涛的性格严肃而刻板,说话办事钉是钉铆是铆,直来直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回旋余地。

相比房海涛,赵凯旋比较平易近人,给人的感觉比较亲切,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还能兼顾其他。

两个人的性格和工作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同时又都是坚持原则,能力很强的革命干部,能够在中年时期就迈入副师级干部的行列,两个人身上的很多优点,都是值得莫正阳研究和学习的。

房海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尽兴的和人聊天了,两个人的这一场谈话,一直持续到了下午5点钟。

尽管房海涛一家人盛情挽留,但莫正阳不想继续给人家添麻烦,还是找了一个理由,坚决告辞了。

莫正阳离开之后,房海涛一家人的话题中心仍然是他。

老太太一直觉得莫正阳就是她的贵人,对于莫正扬的欣赏,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

方海涛的妻子对于莫正阳的印象也是非常好,不论是长相、气质、谈吐、工作、未来前途,都是一等一的,最关键的是刚刚20出头,还是个未婚青年。

想到自己的娘家侄女和莫正阳正好年龄相当,而且一直都没有对象,心中便有了想法。

“老房,我看小莫同志出手挺大方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穿的是便装,穿着打扮也挺出挑,他家里的经济条件应该不错吧?”

“他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应该说是不错,而应该说是非常好。第一天在医院见面的时候,人家小莫一出手就2斤海参,那可不是到处踅摸来的,而是人家家里本来就有。你想想一般的家庭,谁舍得买这么昂贵的海参呀?”

房海涛继续解释:“小莫是我们文工团年轻人里面的风云人物,所以我对他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听说他家里的长辈都在部属国营大厂工作,也都是干部编制,兄弟四个都是大学生,也不知道人家父母是怎样培养的,一个个的都这么争气。”

说了句题外话,房海涛继续说道:“这样的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类似的干部家庭多了去了,也算不上是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