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奥斯曼战术求首订(1 / 2)
战场上第一枪齐射不难,难得是后续的装填和射击,特别是对于心里素质不够强的炮灰士兵而言。
在欧陆各国,肉搏兵的军饷和装备一直都比火枪手高出一筹,因为火枪只要随便拉个青壮训练一段时间就能学会使用,肉搏士兵却需要拥有足够的勇气和敌人面对面厮杀拼搏!
开枪很容易,扣动扳机即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却不是普通人能迅速接受的。
第一道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防线前排的火枪手在打出第一发子弹后,面对越发逼近阵型不变的太平军火枪队列,不少人陷入了惊慌和呆滞中,哪怕不断传来军官们的呼喝乃至踢打都不济于事。
不多还具备正常理智,知道装填弹药的波兰火枪手也是错误拼出,结果,第二波射击打出后,波兰火枪手的人群里顿时传出凄厉的惨叫声,慌乱中火枪装多的波兰火枪手手捂着脸颊或手臂半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如同一个受到欺负的‘小学生’一般可怜……
更有趣的是,波兰火枪射击队列中射出了无法统计的捅条,在飞出数步远后就颓然落地,徒增笑料。
理所当然的,距离更近的太平军精锐火枪兵第一团在第一道波兰立陶宛联军防线前的第二轮射击中,伤亡也小的可怜。
逐渐接近的太平军精锐火枪手第一步兵团,让不少胆子小的波兰火枪手失声尖叫着向后逃去,好在这群波兰炮火火枪手身后就是列阵挺枪,士气高出一线的长枪兵方阵,被太平军军势吓得肝胆俱裂的波兰逃兵被这群前一刻的同胞毫不犹豫的捅成了刺猬!
血淋淋的尸体让骚动的波兰火枪手队列稍微安静了一些,但就在这时,太平军第一步兵团在不足百步的距离外骤然停下,如同教科书般的军事口令和动作齐刷刷的展现在波兰军官和后方的杨·斯克热图斯基元帅等波兰立陶宛联军高级将领眼中。
统一的口令下,前三排的太平军第一步兵团火枪手整齐划一的半跪下身,后三排的太平军精锐火枪兵则站立错开,最后两排火枪兵一左一后从倒数第三排太平军火枪兵身侧伸出枪口,瞄准前方骚动的波兰火枪阵线。
“开火!!!”
随着太平战刀的挥下,远超波兰火枪手第一轮齐射井然划一的火枪排射击发而出,在厚实密集的波兰火枪阵线上打出成片的血色花朵!
波兰火枪手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如同割麦子一般齐整的倒在了阵前,侥幸没有被命中躯干的波兰火枪手则无力的倒在地上抱着受伤的部位惨烈的呼救着,可惜,周围没有任何人有心思给他援助,或者说没人知道该怎么救他!
在这个时代里,想要保住被铅弹命中伤员的小命,只有一种方法——截肢刮肉。
“起立!继续前进!!!”
齐射打完,前三排的太平军精锐火枪手再次整齐划一的在军官的口令下起身,抬腿迈出统一的步伐,面不改色神色木然的扛枪向前走去,与对面被哀嚎声、求救声、祈祷声、咒骂声等等乱七八糟的噪音充斥的波兰阵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该死!太平军竟然将奥斯曼人的战术发挥的如此精湛!告诉第一,第二骑兵队准备出击!”
杨·斯克热图斯基元帅恨恨的拿下单筒望远镜对周围的军官下令道,在战前为了方便指挥,杨·斯克热图斯基元帅将隶属于不同贵族将领的波兰骑兵和波兰翼骑兵临时平均划分为10个骑兵队,这10个骑兵队包含了波兰立陶宛联军中除去必要斥候骑兵外,所有的骑兵精锐和扈从。
跟奥斯曼帝国交过手的杨·斯克热图斯基元帅一眼就看出来太平军那熟悉的战术套路,也是大名鼎鼎的奥斯曼帝国禁卫军的经典作战方式。
齐头并进,在进入有效射程后后三排先打出齐射,然后继续前进到大概三十步左右时,前三排再打出一轮齐射,随后就是拔刀冲锋。
这种作战方式完全依赖于军队的纪律和士气,因为后发制人的奥斯曼帝国禁卫军火枪手要走过敌方兵团的火炮轰击区域,还要听过敌人至少一轮齐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持队列的齐整!
不然的话,根本无法打出有效的齐射来。
因此,这种作战方式在战场上大放光彩的同时,很难被军事贵族把持的欧陆各国效仿,士气足够的骑士老爷们不愿意直挺挺的走过去挨炮轰被枪射,他们更愿意骑乘着快速的战马冲锋,上层的大贵族阶级也不愿意将人数不多的军事贵族凭白消耗在这里。
而底层的平民由于军饷待遇极低甚至没有军饷,让他们顶着枪林弹雨火炮洗礼走正步,还不如直接枪决他们来的省事……
因此,在最开始,也就依赖于宗教狂热战斗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能这么玩。
当然,随着欧陆近代化军事改革的进行,士兵的荣誉感和待遇逐步提升,这种战术也在欧陆强国中大面积推广开来,尤其是英吉利帝国,在18世纪的欧陆和殖民地战争中,将来自于奥斯曼人的这种近距离三列齐射战术改进的更加疯狂,且在野战战场上维持了一百多年的‘无敌’状态。
18世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