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四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李宗扬说到这里,略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李林甫听心腹说完之后,连连摇头,口中说道,皇帝何等睿智,岂能被武惠妃这个蠢女人欺瞒?武惠妃使出这等小伎俩,骗骗后宫那些嫔妃或许可以,要想让皇帝上当,无异于痴人说梦!

“众心腹听李林甫如此一说,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晓得李林甫有何用意。李林甫接着说道。皇帝心思缜密,雄才大略,连武则天、太平公主、武三思、上官婉儿这等厉害人物都不是他的对手,武惠妃想出的小计谋,岂能瞒得过他?!

“众心腹听李林甫如此一说,这才明白过来,暗想李林甫说得不错,以皇帝的智计,必定能够一眼看穿武惠妃借刀杀人的诡计。可是皇帝明明知道李瑛兄弟和薛锈无意谋反,为何还要将四人痛打一顿,再将四人关押起来?

“李林甫见众人一脸狐疑,这才接着说道,眼下四海升平,四夷宾服,吐蕃也好,契丹也罢,压根不敢存侥幸之心,能够觊觎皇位的只有太子和诸王。皇帝虽然年老,不过身子清健,必定能够长命百岁,而太子年纪渐长,岂能甘心久居东宫?就算太子不急,他身边那些亲信心腹能不着急么?这几年皇帝对太子的提防一日严过一日,生怕太子突然发难,他不免落得与高祖皇帝一般悲惨下场。而太子李瑛虽然天资聪明,怎奈没有什么城府,喜怒形于外,极易给人留下把柄。他对赵丽妃当年遭遇废黜之事愤愤不平,时常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私下相聚,提到赵丽妃之死便痛哭流涕,甚至拔出宝剑劈砍桌椅,发泄心中的不满。

“皇帝对太子不放心,在太子身边安插了许多眼线,太子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皇帝的眼睛。虽然太子和鄂、光二王只是对武惠妃不满,聚在一起痛骂武惠妃害死了自己的母亲,对皇帝并没有怨言,但是皇帝当年有负于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最恨别人提起此事,太子兄弟要为赵丽妃等人报仇,虽然将矛头对准了武惠妃,但是最恼火的却是皇帝。是以武惠妃已经成了皇帝的炮捻子,谁要与武惠妃过不去,便是与皇帝过不去。太子兄弟不晓得其中的利害,与武惠妃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岂能不让皇帝忌恨?!

“众心腹听李林甫如此一说,这才恍然大悟,对李林甫越发佩服。只听李林甫接着说道,只是皇帝虽然与太子有了嫌隙,不过太子毕竟是储君,乃是大唐之根本,一旦废掉太子,必定天下震动。到了那时,若是别有用心之人借机煽风点火,只怕会闹出大乱子。是以皇帝为了朝廷大局,轻易不会废掉太子。

“此次武惠妃设下陷阱,诱骗太子带领鄂、光二王和薛锈带人冲到玄武门外,皇帝必定已经看出武惠妃的诡计。他之所以不揭穿武惠妃的阴谋,而是顺势将太子等人关押起来,便是要挫一挫太子的锐气,让太子和鄂、光二王知道权柄握在皇帝手中,不许他们觊觎皇位,否则严罚立至。若是皇帝真打算借此事除掉太子等人,不必用木棍殴击太子,只须在玄武门内埋伏弓箭手,再将太子等人诱入玄武门,不须耗费力气,便可将太子等人射杀。皇帝没有对太子下手,便是因为他还没有决断应当如何处置太子。若是我铁了心帮助武惠妃,在皇帝面前劝他废立太子,以皇帝的心术,必定以为我与武惠妃结党。我是大唐的宰相,若是与后宫沆瀣一气,皇帝必定以为我是权臣,妄图和后宫联手把持朝政,岂能容我?到了那时,官职丢了是小事,只怕性命也保不住了。

“眼下已经到了性命攸关的紧要关头,我绝对不能趟这个混水,免得把自己也搭进去。皇帝废不废太子,由他自己决断好了,咱们静观其变,再决定如何应付此事。

“李林甫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能受武惠妃摆布,否则下场必定十分悲惨。他与一众心腹商议许久,定下了应付此事的计谋。果不其然,次日一早,李隆基便派太监将李林甫召入皇宫,将李瑛兄弟和薛锈带人杀向皇宫之事说了一遍。最后他对李林甫说道,太子失德,违悖人伦,竟然起兵造反,攻打皇宫,乃是十恶不赦之大罪,朕打算废了太子,改立其他贤王,爱卿以为如何?

“李林甫听李隆基说完之后,急忙拜伏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这才颤声说道,太子乃是国家之根本,臣子岂敢妄议废立太子之事?此事须得由陛下乾纲独断,臣不敢言,臣更不能言。李隆基听李林甫如此说话,颇为高兴,口中说道,爱卿所言,甚得朕心。朕打算废了太子之后,将寿王册封为太子,爱卿以为可否?

“李林甫将脑袋抵在地上,不敢抬头望向李隆基,口中说道,此乃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李隆基是何等样人,他心中有了主意,绝对不会与臣子商议。之所以如此做作,便是想借此事试探李林甫,看看他是否与武惠妃暗中勾结。若是李林甫与武惠妃一个鼻孔出气,主张废了太子李瑛之后,由寿王李瑁做太子,李隆基以为李林甫与武惠妃勾结,将来必定会危及大唐江山,即便不将他杀掉,也会罢了他的官。只是看到李林甫唯唯诺诺,压根不敢参与此事,李隆基只道李林甫对他极为忠诚,压根不关心谁做太子,心中大喜,对李林甫更加信任。

“李林甫退走之后,李隆基颁下圣旨,将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