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一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王小鱼听关畅说到这里,实在忍耐不住,“呸”了一声,顿足说道:“姓许的坐在知县衙门里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却让咱们守在这里为他卖命,他、他想得也太好了罢?!”

戚九见王小鱼一张面孔胀得通红,知道她已愤怒欲狂,若是不想法子将她拦住,让她在城头大喊大叫起来,非得惹出大乱子不可。如关畅等锦衣卫自然知道倭寇即将大举来袭,可是城的官兵、公差捕快、义民却不晓得大战在即,还以为是小股海盗岸侵扰。若是被他们知道了真相,只怕尚未接战,便要有人逃走。念及此处,戚九抢着说道:“王姑娘此言差矣!东辽县城虽说规模不大,可是方圆也有数里,各处都要严防死守。若想将倭寇挡在城外,须得有人居中调度,指示方宜。否则倭寇从四面八方攻了来,咱们各自为战,手忙脚乱,岂能不败?!”

王小鱼心下不服,正想再说,戚九急忙以目示意,垂在身侧的右手食指翘了起来,偷偷向聚集在城墙垛口左近的官兵、公差捕快和义民指了指。王小鱼心下一怔,这才知道戚九不想让众人听到自己说话,只得闭口不言。不过她心有不甘,狠狠瞪了戚九一眼,随即背过身去,再也不与戚九说话。

戚九见王小鱼怒气匆匆的模样,心下颇为尴尬,只是想到情势危急,也无暇向王小鱼解释,只得干笑了两声,这才对关畅说道:“请问关大人,若是倭寇不攻王家庄,而是先攻东辽县城,咱们又当如何应对?”

关畅微微一笑,口中说道:“这等事情,便不须咱们操心了,许大人自然有应付的法子。”

戚九心下虽然忐忑不安,可是无论他如何试探,关畅始终只用几句套话搪塞,最后他只得作罢,向着关畅拱手说道:“既然许大人和关大人胸有成竹,在下无须多言,谨遵两位大人号令便是。”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关畅要戚九将义民分为十队,在十名锦衣卫的率领之下,分列于城头各处,以壮声势。此前城虚插旗帜,又有许多老弱男女扮成军士立于旗下。戚九见这些百姓在城守了数日,风餐露宿之下,个个疲惫不堪,听说这几天已有许多人数次昏倒在地,便即对关畅说道:“关大人,既然在下已经带着义民登城头守卫,就请大人放这些百姓各自回转家中。他们如此疲惫不堪,若是被倭寇的探子看到,只怕立时会露出破绽。”

关畅摇了摇头,口中说道:“未奉许大人之命,关某不敢放他们下城。”

戚九心下一怔,正想说话,只听关畅接着说道:“关某前来北城之前,许大人曾对关某说过,眼下咱们人手不足,须得让城中的百姓全都登城头,帮着咱们对付倭寇。虽说这些老弱男女不堪一战,不过他们家中的男丁大多被编入戚公子手下的义民之中。若是倭寇前来攻城,这些义民知道自己一旦后退,站在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就会被倭寇杀掉,如此一来,他们非得死战不可。”

戚九没有想到许鹰扬用计如此狠毒,脸色登时为之一变,转头向那些百姓望了一眼,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关畅说道:“关大人,虽说用兵之道讲究用兵不惜兵,可是义民也好,百姓也罢,毕竟不是官兵。若是强行要他们与倭寇死战,未免太过不讲天理人情。”

关畅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戚公子也知道用兵不惜兵的道理,便不须关某多说了。若是咱们不狠下心来将这些百姓留在城,而是将他们放回家中,一旦城破,他们也难逃倭寇的杀戮。倒不如尽数留在城,就算最后死在了倭寇的刀下,也总比坐在家中束手待毙要好得多。”

戚九见关畅如此执拗,一心要利用这些百姓来与倭寇死拼,心下焦急。虽然他对锦衣卫颇为敬畏,此时也不打算退让,是以关畅话音方落,他便接口说道:“咱们死守东辽县城,就是为了让城里城外的百姓不受倭寇的杀戮。若是百姓都死在倭寇手中,咱们死守城池,又有什么用?”

关畅见戚九兀自不肯罢休,心中颇不耐烦,暗想这个毛头小子不知道有何本领,竟然让许大人颇为看重,再三叮嘱我遇事与他多多商议。可是这个小子婆婆妈妈,尽说些没用的废话。眼下倭寇即将杀到,他还在为这些泥腿子说话,全然不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着实可恶。

念及此处,关畅冷笑了一声,口中说道:“戚公子,关某听许大人提过,你虽然年纪不大,却也在军中效力,自然知道军中的规矩。俗话说军令如山,关某是许大人的属下,许大人既然吩咐关某镇守北城,关某须得谨遵军令,否则必受重罚。若是戚公子对许大人的号令有所疑虑,尽可以到知县衙门去与许大人理论。”

关畅说完之后,向着戚九拱了拱手,转身走开,将他手下的十几名锦衣卫召集到身边,小声商议事情。戚九碰了一个钉子,不敢再与关畅争论,只得叹了一口气,缓缓走到城墙边缘,双手扶在垛口,极目向南望去。只见东辽县城中道路纵横,屋宅层层排列,却看不到一个人影。隐约可以看到城南已然垒起了城墙,只是离得远了,模模糊糊看得不大清楚。戚九眼看着围坐在城头的百姓神情慌张沮丧,许多人躺在地一动不动,心中暗想,虽说许鹰扬和关畅等人的计谋并不能说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