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可恨的明人(3 / 12)
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打击下,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展开入侵,后协同苏军迅速占领波兰全境,英国及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随着战争进行,德国及其盟国迅速控制欧洲大陆及北非,但迫使英国投降或停战的计划未能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入侵苏联。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使德国向美国宣战。德国于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遭受失败而由东线战场撤退。德国的盟国意大利于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国须防御意大利战线。诺曼底战役后增加了西线战场,同盟国军队进一步进入德国领土。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5月2日的柏林战役于4月25日红军攻入柏林城,4月30日红军完全占领柏林城区,当天下午希特勒自杀,当时柏林城防区司令打算向苏军进攻柏林部队的统帅做出有条件的投降,但因苏军进攻柏林的部队的统帅拒绝投降未果,最终几经交涉和斗争之后于5月2日在红军占领柏林之后对苏军统帅无条件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折叠二战之后
折叠两德统一
1989年东欧剧变,包括东德在内的各国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在四强同意下,1990年东德和西德终于达成两德统一。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1990年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1990年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2015年10月28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1]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折叠位置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2]
折叠地形
德国的地形变化多端,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有秀丽动人的湖畔,及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德国的地形可以分为五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部阿尔卑斯前沿
光谷步行街地带和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北部低地的特征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与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脉隆起地带前方向南伸展的黄土地之间有星罗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脉隆起地带则将德国分成南北两片。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包括上莱茵低地及其边缘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亚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亚丘陵地区和多瑙洼地。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则包括阿尔高伊的阿尔卑斯山、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和贝希特斯加登的阿尔卑斯山,在这些山区散落着风景如画的湖泊。德国境内有六个山脉。
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
折叠气候
德国处于大西洋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见。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8c左右,南部山地为20c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c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c左右。属于例外的是气候温润的上莱茵河谷,以及经常可以感到从阿尔卑斯山吹来的燥热南风的上巴伐利亚和山风刺骨、夏季凉爽、冬季多雪,从而构成自己独特气候区的哈尔茨山区。因各地区地理条件的不同,德国最高温度在摄氏20-30c之间,最低温度在15-﹣10c之间。德国的北部是海洋性气候,相对于南部较暖和。
折叠水文
主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c,1月-5~1c。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1995年1月1日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