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读书习文(1 / 3)

加入书签

姜文姜武两兄弟慌慌张张跑过来,嘴里大声嚷嚷着先生来了,邱泽也在旁惊叫。

“姜元,你家请先生啦!”

“不知道呢,我们去看看。”

“不啦不啦,我要回家,你自己去吧,小马驹给你留着。”

邱泽急忙摇头,一溜烟便跑的不见了,也不知是听得什么传闻,难道先生是洪水猛兽,就那么可怕吗?

姜元一满心腹诽,去年冬王朗访友归家,父亲便带着自己匆匆上门去了,出面接待的却是他的弟弟王烨,说是大兄染了风寒不便见客。

姜老爷倒没多想,只粗略说了来意,想为犬子请位名师,欲拜在王朗门下,其间倒说了不少好话,大赞王朗学识广博,品质高尚,乃是世间大儒。

两人说说笑笑,宾主尽欢,王烨说必当代为转告,但此后一直没有消息回复。

同在县里能离得有多远,姜老爷觉得奇怪,在年前那几日便带着姜元一又去了王家。

王烨见到他们连连道歉,言及兄长抱恙,不知何时才能康复,又喜欢游山玩水,做个闲云野鹤的清逸之士,怕是教不了贵公子。

姜老爷当时就有些不高兴了,但还是做了样子,笑着告辞,出了门后还对儿子道。

“当下名士,岂唯王朗一人,他不愿教,我儿还不愿学呢!”

“阿父说的是,元儿不稀罕学!”

姜元一当时听得大喜,立刻在旁帮腔,这话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王朗经学造诣很高,继马融、蔡邕、郑玄等人相继过世,便扛起了大儒之名。

但那有什么用,还不是被孙策打得狼狈出逃,在海上流窜一段时日后才被曹操招去,继续在朝担任大官。

父子俩气愤填膺地回到家,安安稳稳过了个年,只是孩童自然是要找先生的,姜老爷四处寻访名士,还真是找不到合适的。

稍凡有点名气的,都跑去当官去了,谁有耐心教授娃娃;但凡辞官在家的,也只是偶尔开场讲经,愿听的就去,根本不会一对一专门指导。

只是现在居然找到先生了,哪个不开眼的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么?

“走,我们去看看!”

姜元一对着两个堂弟说了句,便领头去往客厅,家里若是请了先生,他俩自然跑不掉的。

三人一齐跑向厅堂,只是刚刚迈步,便见姜老爷偕同一个布衣老头过来了,正好在廊上碰个正着。

“元儿欲往何处,快来见过先生。”

姜元一细细打量着老头,对方眉目和善,看上去不过五十多岁,双鬓已微微露白,倒有几分高人架势,遂和俩堂弟一起喊了声先生。

孩童启蒙没有那么多烦琐的拜师礼,何况这年代束脩不过几条肉干,即便是通俗点的释菜礼,也不局限于师从一人。

“见过几位小公子,老朽姓姚,世居兰陵,蹉跎一生,半事无成,今得姜老爷厚待,不以老朽才疏学浅,特来教授几位公子读书习文。”

姚老笑呵呵地介绍自己,看起来应该不难相处,姜元一心里松下一口气,若是碰上个古板的严师那就悲催了。

“姚老不必过谦,您老在十里八乡皆有贤名,早年被举孝廉,若是愿意放低身段,结好权贵,早就登入天子堂,哪里会埋没在乡间做个田舍郎。”

“姜老爷抬举了,老朽只是粗通文墨,怎敢辱没诸位公卿。”

两人互相客套几句,姚老见庭院日光和煦,便在这里摆上几张案几,又端来几块蒲团,便开始教授书文。

“阿父,这先生怎被你请来的”

姜元一趁他忙活的功夫,便偷偷跑到一旁问父亲,早年被举孝廉,说什么也不会混得这么惨吧!

姜老爷笑着道:“这位老先生可是有真才实学的,不过为官不知变通,在乡里又得罪了大户,以致连口家田都守不住,生平没有娶妻生子,家里就他一人并几个兄弟,这年岁见老也没力气下地,怕是遭人嫌弃,我派人找到他时都只能睡柴房呢!”

这话听得姜元一狂汗不止,倒真是个苦哈哈,虽说现在讲究孝悌伦理,但日子一穷各种矛盾也会滋生各种矛盾。

姚老放着大好前程不去珍惜,本来稍稍阿谀逢迎,便能改变整个宗族境遇,偏偏现在成了拖油瓶,前后一对比可不遭人怨恨么?

更何况得罪了乡里大户,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当初自己派人去东莱寻找左伯,又怎么会忘记太史慈,可强如对方也是得罪州家被逼逃亡,过不久估计就跑到辽东去了。

那可真是奔逃到千里之外,远在天涯海角。

“小公子快过来,老朽问你可曾识字”

姜老爷走后,便留着他们三个娃随姚先生在院里读书,对方笑眯眯地问姜元一,丝毫看不出处境那么悲惨。

“回先生的话,随我叔父学过一点。”

“《仓颉》三篇,还是《史籀篇》、《训纂篇》、《凡将篇》、《滂喜篇》、《急就篇》”

姚老又问起姜元一之前学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