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北地英豪(1 / 3)
冀州邺城,上任不久的州牧韩馥心有戚戚,整日惶恐无措,他听闻治下的渤海太守袁绍大肆招兵买马,又得本土士族助力,短短两个月已招募了一万两千人。
文有许攸、逢纪、陈琳等人相投,武有颜良、文丑、淳于琼等人效命,军威日上,兵甲强盛,着实另他有些害怕!
遂急匆匆地调令部将麴义、张郃、高览等人率军回防,召集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从事赵浮、程涣、刘子慧等人前来议事。
冀州名士齐聚一堂,韩馥的心这才有些着落,安排众人入席就座,这才道。
“在座皆是文节智囊,今日有事请与诸君共议。”
“主上但说无妨,我等自当恭谨以闻。”
别驾闵纯率先开口,其余众人纷纷附和,韩馥微微点头,又坐在那里朝众人拱了拱手。
“袁本初在渤海招兵买马,有所图谋,我身为冀州牧,理当节制,然近前兖州东郡守乔瑁传三公密信,召外地精兵入洛,铲除董卓,现如今我是帮助袁绍,抑或支持董卓?”
众人听闻,窃窃私语,唯有名士沮授正襟危坐,不发一言;从事刘子惠面有怒色,愤慨发言。
“兴兵为国,何论袁董!”
韩馥被属下顶撞,颇为羞恼,幸好别驾闵纯为其开脱道。
“子惠岂可无礼,使君定有难处!
董卓虽然无道,却掌朝廷大义,以臣攻君,是为不忠;使君受董卓起用,贸然伐之,是为不义;今四方境内未平,大肆兴兵,定要筹集粮草马匹,是为不恤百姓;如此不忠不义不恤民之事,岂能率性而为,不加思虑?”
“董卓废帝,本为叛逆,兴兵讨之,何谓不忠;使君虽受董卓任命,却是朝廷官吏,举义伐之,何谓不义;四方百姓若闻天子蒙难,定当忠勇报国,赢粮而景从,何谓不恤民!”
刘子惠争锋相对,毫不示弱,闵纯被说的哑口无言,韩馥细想片刻,终于做出决定。
“董卓残暴,理当讨之,我韩文节本就是袁门故吏,自当助本初一臂之力。”
众人见他下了决议,也不在多说,又听从韩馥吩咐,筹集米粮军械,公贴募兵告示,纷纷出门而去,唯有沮授一人摇头不语。
“公与似有所虑,何不向我道来?”
韩馥看了看落在最后的沮授,颇为不解地问道。
“名为诛贼,实则弑君;名为匡正,实则乱国;讨董之事,还望使君三思!”
沮授说完,便揖手而去,留着韩馥在那里云山雾罩不知他在说的什么。
渤海郡南皮南郊营校场,千百名手持长矛大刀的军卒围在四面,悬出中间数百丈的空地,各自高声呐喊!
只见左右各出两个衣着锁子甲的军将,骑一匹黑马,遥相对立。
左向那人横持凤嘴长刀,面貌英武,是为上将颜良;右向那人手握绿杆沉枪,面貌丑陋,是为猛将文丑!
“喝!”
“驾!”
两人同时驱马向前,越来越快,转眼间便如陨石一般撞在一起,三尺刀锋自颜良后肩劈空而下,文丑侧身躲过,一抹寒光自马身之后迅猛来袭,直捣颜良胸口。
颜良眼神一惊,用刀柄一格,电光火石间,双方交手只一合,快马擦肩而过。
背向奔行百步,双方各自调转马头,又长啸一声,返身来战!
颜良斜拖长刀,待着马头交汇之际,横空来扫,文丑见势大惊,翻身躲入马侧,眼见着刀芒从马背划过,立时翻身坐起,一枪直刺颜良脑后。
颜良早有防范,立时伏在马背,回头一望果见文丑刺空,心中颇有些欢喜,却见文丑立时调转马头来赶,暗道不妙。
他与文丑武艺相差无几,然文丑力气更甚。
若是策马冲锋,自己还能借奔袭之威,仗长刀之利取胜。
然绕马酣战,自己兵器更沉,回转不及之下,必败无疑。
文丑策马来赶,遥遥盯着前方一人一骑,知道对方若想取胜,唯有使用拖刀计,是以暗自防范。
果然刚刚临近,颜良故意放缓马速,猛地一刀抽转回身,文丑早就瞧得分明,用枪头一拨,直接化解这凶险一刀。
颜良去势不济,只能与文丑战作一团,刀枪碰撞如火,五十合余合之后,颜良一刀劈空,再无力回防文丑长枪来刺。
而在那一刹间,那点寒芒似乎有所偏转,居然刺在空处,离颜良肩膀尚有一尺有余。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
无数军士在四面呐喊,兴奋地敲击着手中兵刃,为他们心中的无敌将军大声鼓气!
颜良文丑在这震动平野的喧嚣中,却渐渐停止交锋,只又拼了两三回合,便各自勒马停驻,翻身而下,去兵相迎。
外人不知缘由,实则颜良已然落败。
“哈哈哈……真乃吾之兄弟,不俊万夫莫当,可为河北第一勇士!”
颜良欢喜地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