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深夜密谈(2 / 2)
萧建同是我东海老乡,被陶谦任为琅邪相,今日倒是亲自来了。
都尉张闿是彭城人,今日在城外看管士卒。
彭城名士张昭颇有些无礼,连个书信都不回。
……”
姜钰昌将徐州人物一一道来,姜元一听得有些混乱,不过大部分人还是知道的。
最出名的应当是张昭了,以后都吴国重臣,所谓外事问周瑜,内事问张昭说的便是他,单就这一方面而言,比之荀彧、诸葛亮也差不了多少。
其次当属王朗,在以前的小学课本里面,还有华歆王朗乘船载人的故事,演义里被诸葛亮活活骂死的就是这位了。
曹豹自不必说,吕布的未来老丈人呢!
张闿这个人有些谜,后世传言便是他杀的曹嵩,以致曹操屠戮徐州,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而笮荣堪称汉末第一白眼狼,谁好心招待他,都要被来个反客为主,取了你的命,夺了你的财,占了你的地,可笑这人还自诩为佛教徒,到处兴建寺庙。
但最受陶谦信任的估计也是他了,谁人人家是老乡呢,否则怎会来投奔陶谦。
丹阳兵很多人都召过,为什么只有陶谦这支最为勇武,因为陶谦正是丹阳郡人(今安徽宣城),这些可都是他的子弟兵!
同样笮荣作为老乡,自然深受陶谦信任,一来就给了个司马。
至于阙宣,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可为什么偏偏又记不起来,尝试着回忆无果,姜元一只好放弃,不再多想。
“不论天下怎样乱,一时还动摇不了我姜家,叔父无需担忧,只要稳住陶谦,静观其变伺机而为。”
“元儿啊,我看陶谦怕是对我有了戒心,这次广召名士,也是想收为己用,要将我踢出刺使府了。”
姜元一见叔父这患得患失的样子,觉得颇为好笑,一个治中从事的官职而已,就凭上次那几封书信,别人不敢说,袁绍肯定会将他奉为上宾。
“叔父无需担忧,我观陶谦面有黑斑,估计也没几年寿元了,其人又爱惜羽翼,只要我们不作乱,是不会轻易对姜家下手的。”
姜钰昌听到这话才放下心来,他也不是特别执着于官位,只是手上握些权柄,与上交好关系,在这世道能稍微有些保障罢了。
一切为了家族!
幸好上天有眼,姜家出了个仙人弟子,对这天下大势,比他这局里人看得清楚多了。
“元儿啊,今日我已向陶谦请命,改为东海郡丞,他也已经答应了。”
“叔父深谋远虑,现在抽身而退正是时机,陶谦此番得了兵马粮饷,也不会将我姜家牢牢捆上了。”
“元儿所言甚是,叔父一方面是为了脱离陶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流民之事,东海郡守姬润与我交好,早些年我担任功曹,他便是我的老上司,安置流民兴建村庄不会有丝毫阻碍,只是——”
姜元一见叔父面有难色,心中已然明了,遂笑着道。
“只是阿父不知此事,叔父怕他不同意吧。”
“元儿可得帮叔父想想办法,兄长那人实在……实在没有远见啊,要是执着于祖业,困囿于财产,那可如何是好”
“叔父放心,估计现在四方流民也已汇聚东海,那般阵势定然动静不小,阿父纵使不愿,只怕也不敢不拿出粮食。”
姜钰昌骇了一跳,还以为侄儿有什么好办法,这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胁迫兄长吗?
子胁其父,这可是违背伦常,大逆不道啊!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徐庶、郑满不是去了东海么,他二人聪慧明理,叔父可修书一封,让其先行过府,劝说阿父开仓放粮。”
“唉,元儿啊,你这手软硬兼施虽然好用,但若是流传出去,定要背上个逆子之名,甩都甩不掉啊!”
姜元一心中发笑,个人的名声算得了什么,只要流民归心,那才算是真正的声名。
“叔父何出此言,这些都是你下的决议,和我可没有关系啊!”
姜钰昌见他还有心思开玩笑,也不再纠结这事,转而说出了明日的安排。
“元儿啊,你两个王氏舅此前已达到徐州境内,我派人送了个信,让他们将粮食转去东海,明日商议米粮之事便不用等他们了。”
早在二十多日前,姜钰昌便召集各地主管赶来徐州,随行押运部分米粮,因路途不一,前前后后没有到齐。
而今日已得到消息,最后一班的益州主管明日即可到达,等明日召集他们,安排各类事项,徐州的事便算了了,可以亲自返回东海去建设村庄了。
“叔父明日要记得如此如此……”
叔侄二人倚灯密谈到深夜,直到姜元一的痴呆症复发,这才被姜钰昌送回房去,由阿月服侍着睡下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